立即捐款

早有舖排的既成事實

在找回手機的舊新聞之際,小的在找回手機內的舊新聞時,發現原來不只港鐵為將來停運預先上演「唔好意思」的好戲,還有我們親愛的鄭局長也樂得其中!

事緣這幾天政府不知道為甚麼好端端的向傳媒發放新聞說:西區海底隧道附近的連接路經常在繁忙時間塞車,對分流起不了甚麼作用,駕車人士該做的就是要善用三條隧道,或者應該多使用同樣經西隧的東涌綫等...

原來在一星期前,鄭汝華經已說:「政府下月將公布三條過海隧道分流的研究報告,會比較不同分流方案的效益與可行性,當中不會排除回購東西隧。除了須視乎作價是否合理,亦要視乎路面交通的接駁能力。她強調,如果路面缺乏有效的接駁能力,即使用大量公帑回購隧道,亦只能夠將塞車的位置推前一點,所以需要小心考慮。」當日的新聞因為給港鐵繁忙時間的故障而蓋過,未有引起很多的注意。而今天,政府不是直接引述報告內容,只是開記者會跟全香港宣佈這個「阿媽是女人」級的多年事實。雖然鄭汝華一直都對外公怖政府認為回購西隧是值得考慮,怎料政府早有安排在今天公怖西隧的連接路是很擠塞,所以在中環至灣仔繞道建成前都沒甚麼根治良方,目的不是閒來發牢騷,吃飽飯沒事做,原來跟港鐵的「唔好意思」系列有異曲同工之妙...先做成一個既成事實,之後就讓隧道分流報告出台時的震盪減少,再順道跟全香港宣佈,政府在未來三年都一定不會考慮回購東西隧!

實際上,政府所指出西隧連接路的塞車不可以忽視,真正原因就是西隧出口連接到市區只有三至四個出口,除了上干諾道西天橋外,全部都是離隧道口不遠就是跟市區的道路的交界。這些跟市區道路的交界,全部都有等候時間特久的交通燈。當車輛離開西隧不久後,就要停下長時間等候交通燈,又怎樣不可能發生倒灌的情況呢?要改善交通燈的問題其實很簡單的調較交通燈的設置,或者對離開西隧的車輛採取「短時間多次開通」的辦法,就是以頻密的次數,短時間放行西隧到市區的車輛,就可以平衡市區道路其他方向車輛的需要,又可以避免過多的車停在連接路上。

文匯報更為此事大做文章,甚至在塞車問題上再踩多幾腳,說當年建西隧時的交通規劃不足和失當,才會出現今天的問題。說穿了,除了為特區政府和持有隧道但同時瘋狂加價的中資機購(中信泰富)護航外,更要多加幾筆批評當年港英政府主導,包含了建設西隧的玫瑰園計劃才是罪魁禍首!英國人雖然在很多地方的智慧都會跟其他國家或者是中國人比下去,不過對於疏導車輛,英國人都算是這方面的專家。其實為解決塞車問題,當年港英政府是有建青州 - 陰澳隧道的計劃,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往陰澳貨櫃碼頭、大嶼山、屯門的龐大車流不致於讓香港的交通癱瘓,而且道路網絡方面更會在中環不同的填海計劃建好,為甚麼在今天特區政府手上,卻弄得一團糟呢?又要十多年才發現西隧的連接路塞車呢?更甚,電子道路收費的計劃為甚麼又暗乘消失了呢?

-----
此文章同時刊載於
未來港臨海的天空 Seaside Sky
http://yuuji.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