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慾愛彌彰(代貼)

慾愛彌彰(代貼)

慾愛彌彰 - 韓國版的誰和誰和誰有路

《慾》講述女主角(素英)在一次結婚週年的記念上,無意發現一個安全套,令她開始懷疑丈夫(智碩)有外遇。其後她更在丈夫的大學辦公室內發現他的電腦收到一個親暱的訊息,便跟蹤她有所懷疑的女學生(秀智)。原本她只想確認這學生是否那第三者。但素英卻跟她成為了朋友,從中更發現其他蛛絲馬跡。素英不理會智碩的否認,仍選擇與他分居。分居後,素英與秀智關係漸進親密,相反,智碩跟秀智卻日漸疏遠。然而素英卻正預備如何懲治秀智。

討論《慾》的時候,不得不與另一套電影作相提並論。早四年,芬蘭已有一齣劇情幾乎一模一樣的電影‘Black Ice’(中文譯名:誰和誰和誰有路)出現過。當然在各種的處理,鄭允秀(《慾》導演)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更藉這些與《誰》不同的處理,告訴觀眾她對韓國婚外情和電影的看法。

《慾》呈現了女性在關係和情感裡的內儉,與《誰》所呈現的相反。開首時,素英身為妻子,知道智碩跟自己做愛時根本不會用安全套,都不敢問他從何得來,卻向好友同是智碩妹妹提出自己的擔憂。在《誰》,女主角Saara在發現安全套時立刻質問丈夫,令丈夫急忙作故事。比較下,Saara比素英顯得硬朗,和不怕丈夫。做愛時,素英不論跟智碩,或分居後跟那個年輕教練,都顯得慾拒還迎。但Saara面對同樣兩人時,則較開放。第二女主角秀智知道身邊本可傾訴的對象素英是智碩的太太時,沒有特別的憤怒,反而十分難為情,選擇逃避素英和智碩。反而在《誰》中,Tuuli得知真相後,遷怒Saara的謊言和Leo的懦弱。以上的分別可根據東方與西方文化上表達自己的不同去理解,然而東西方女性於社會上所持有地位的分野,可見韓國女性較依附男性,不敢對他們作出違抗。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故事一直潛藏著女同性戀關係在各情節中,兩個版本亦用了不少筆默來呈現。電影中身體裸露的場面除了於男女做愛時所出現,在女性更衣室裡一樣出現,這幾場戲不單讓男性觀眾提神,更是單純地用影像處理素英和秀智或Saara和Tuuli潛藏同性戀的關係。《誰》對這種東方社會難以接受的關係表達得十分放縱,當Saara嘗試檢驗Tuuli是否真的懷孕時,Tuuli醒來了,Saara為掩飾自己目的,便吻著Tuuli而繼續用手撫摸她下體,假扮因喜歡她而撫摸她下體,這場戲很大程度上是承接了之前她們成為好朋友後,那種澻漸超越好朋友關係親密程度的過程,即使Saara仍視Tuuli為情敵。然而在《慾》中,女同性戀關係則被表達得十分隱悔。大部分的時間令觀眾覺得素英和秀智只是一對好姊妹,只有當她們一起浸浴時那種赤裸相擁及互相對望眼神的親密程度,以及當智碩質疑秀智為何當認識了所謂新朋友(素英)時,整個人都與以前不同時,這些徵狀正正與一對初熱戀的情人的模樣十分相似。這比較是否代表韓國文化會多從心理的狀態與潛意識下的行為變異去理解一段關係的真實呈現,完全有別於西方多用實際的行為去呈現一段關係的,而這些實際行為都是在有意識下出現?社會道德規限可以限制了實在外在行為,但控制不到內心那種似是而非的意識。後者往往是真實得多。韓國本身是東方社會,而且加上國內的基督教盛行,道德規範絕對不少。鄭允秀在女同性戀上的隱含處理可是有意諷刺或有意遷就韓國的觀眾。

劇情上,兩齣電影基本上一樣,唯獨是各場的時間處理有所不同。簡單舉例,《慾》的性愛場面時間較長,演員動作較細膩,赤裸裸地表達到主角們對性的釋放。各場戲中,鄭允秀時間上的處理都比《誰》較慢和仔細。可是結局方面,鄭允秀處理得較輕快和簡單。《誰》的則是整套電影中,用得最長時間去鋪排,其他的分場都直接簡單地表達。這樣都因為鄭允秀明顯有自己的想法表達。難道韓國文化對這些事情的後果處理得都較西方的輕率和傖促?

然而,最重要的是,《慾》明顯地透露出鄭允秀如何透過《誰》去解讀婚外情,他的解讀又為何叫他重新處理《誰》的每一場。《誰》的角色設定方面,男主角是一名建築系教授,第一女主角是一名女婦產科醫生,第二女主角則是一名跆拳道教練。《慾》中只有第二女主角的身分被設定為瑜伽教練之外,其都沒有特別改動。更有趣的是鄭允秀加了"藝術就是欺騙"的名引從男主角的口中說出,完全道出了故事的主旨。建築本是一種形體藝術,意念須要被呈現,而初時用以呈現的卻是模型。能被看見的意念就是模型。背後真正的意念則只有創作者或建築師才曉得。跆拳則是一種搏擊術,其功用在現今的社會或在一般體育課程中,只是用來耍的,不是真正用來打架,其形體動作用作訓練人的內在。但能否真正訓練人的內在,則只有自己才曉得,而瑜珈的藝術感更強,提升內在訓練的層次更高,其所?毜男误w動作更形體化。但這些藝術的意念和其功用意念是否成事卻要等待結果出現才能被証實。而醫學有別於藝術,屬科學一種,講求證據,講求客觀。婦科更是一門必須證實了有胚胎,才能有下一步行動的科學。有趣的組合是,通奸的那兩角色就是建築和跆拳的教授者,而被背叛的卻是醫學的實踐者。故事中,教授者不斷重複地對兩女角說我愛你。可是,行為或證據卻証實不了,他們仍然不肯斬斷情絲。"藝術就是欺騙"其實就是鄭允秀對婚外情的闡述。在韓版的故事中,欺騙的過程是較長久。因為婚外情是一種離經叛道,但人感到寂寞或愛上一個人是,卻會情不自禁,像藝術的那種自然流露,又同時與事實相違。所以《慾》的藝術感較強,表達的就是婚外情的過程中,謊言的享受,同時謊言的壓力。當真相出現,結局有人犧牲時,事情發展突然快速起來。婚外情看來只有在主角死亡與新生命誕生時才會告一段落。

名字本身已提供了作者在其作品上想表達的主旨的一大線索。思考其電影名字就能明白鄭允秀在重新處理同一故事是的側重點。韓版的英文名叫"Love In Between",中文則是《慾愛彌彰》。他的韓版故事較想表達‘愛在中間’是一件怎麼樣的一回事。故事是圍繞一段三角戀愛關係,而故事主角,不論身份是一腳踏兩船的丈夫,與情婦成為朋友的大婆,還有與大婆成為好朋友的情婦,大家都身處兩者的中間。加上了解鄭的手法後,更清楚明白他選擇用節奏較慢的方式去又改編,為表達三角關係中時間與張力對於大家都是漫長的,更令人心力交瘁,當中的經歷對感情的各方都有很大傷痛。中文的譯名總算總結了三角關係中各方的態度和方法,雖不及英文的有深度,但‘彌章’一詞的確準確地說中了故事中愛得離經叛道之意。

婚外情在電影世界裡其實已是一種十分平庸的題材。原本單留意《慾》,其特色未必令人印象深刻。但當了解其與《誰》的關係,和作比較,自然懂得開始思考鄭允秀的用意,開始感覺到《慾》的味道。同一故事,但相反的處理手法,若Petri Kotwica(《誰》的導演)觀賞了《慾》,不知道他會有什麼回應?

Howard Ip @二十四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