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誠品打到嚟啦!──台灣書店到港的 Final Fantasy

接下來的周末,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為「誠品朝聖」排程。每年暑假的香港書展,季節性流感般勾起大家對藝文生活的追求,今年八月誠品落戶銅鑼灣希慎延續了這股書香熱潮。過去的周末明報、信報、星島等報章,無一不對誠品開幕作報道造勢。彷彿誠品登陸是城內的大事,此事大於哪裡?大家又是抱著甚麼心態迎接誠品?

港人對誠品的期待讓我感興趣,台灣第一大書店王國來到香港,究竟是怎麼的存在呢?一如法國巴黎的LV,是一個知名品牌?在商務、中華、三聯、大眾以外,為香港書局界新增一個競爭者?為石屎森林、文化沙漠的香港洗底,建立一個有藝文元素的可親形象?更多的是,反映出香港人對台式生活態度的嚮往。書店,買書。書本上寫的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作為文化商品,當中的意涵遠高於一般衣食住行的消費品。就像唱片專輯一樣,買下來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認同歌曲或歌手的形象,或創作的風格、內容、意思。所以在書店消費的,不光是一頁頁的紙張、一篇篇的字,而是一種生活品味,甚或意識形態。

香港一直沒有大型台灣書店,只有專賣台灣書的樓上書店。誠品落戶,可以說是台灣藝文工業的正式登陸。客觀上,一家誠品還得面對香港傳統書局品牌、以低價見稱的樓上書店,甚至老早紮根香江的「左派書店」。難免令人想像到大陸和台灣文化層面的比拼,兩地書業,甚至是生活品味的較量。誠品的副董事長也直言,在可以媲美紐約租金的地段開鋪,早已沒有賺錢的預算。可見,誠品在台以外第一分店,選擇香港並非偶然,更非單單商業考慮。如前所說,書本不是一般的消費品,它當中摻合很多傾向性和思想哲學。買書,不僅是一盤生意,也是人文活動的推動器。

台灣人愛書愛閱讀,不拘小節席地看書的生活藝術;誠品書店亳不吝嗇地廿四小時開著冷氣,讓客人「打書釘」的氣量,早已叫香港人羨慕不已。正值多事之秋,港人被「國民教育」迫得發瘋時,誠品來了,遙遙呼應當日企業對香港店之定位──「一座躍動城市中的心靈停泊港口」,慰藉一顆顆惶惶不安的心靈。

(本文同步發佈於吉暝水的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08/final-fantas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