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電影放映: 新寫實主義(II) Vittorio De Sica's Shoeshine (1946)

放映電影: Shoeshine (1946)
時間: 12月10日 · 20:00 - 23:00 (放映連討論)
地點: 富德樓9樓獨立媒體平民班房
365 - 367, Hennessy Road, Foo Tak Building,Wan Chai
召集人: 二十四份一電影會
費用全免

本月專題: 新寫實主義 Neorealism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向大肆入侵鄰國的德國靠攏。它參戰的原因十分簡單﹣﹣伐紂不成,助伐為虐。縱觀歐洲,各國都只有挨打的份兒,有些許勢力的國家對德國的侵略行為妥協綏靖,德國軍隊無堅不催,早晚也會成為歐洲,甚至世界的霸主,意大利不在此時加入就彷如慢性自殺,等着鱷魚張口。可是到了1942的中期,當美國和(前)蘇聯相繼宣怖加入戰團,軸心國的強勢盪然無存。盟軍為阻止德軍入侵法國,在西西里島派軍搶灘登陸,迫使本欲攻佔法國的德軍南下抵擋。同時,為了令意大利「棄暗投明」,聯盟空軍連綿不斷地轟炸意大利的城市,致使滿目瘡痍。1943年7月24日,意大利皇廢黜墨索里尼,欽點Marshall Badoglio跟盟軍講和。但正當盟軍準備以傘兵解放意大利之時,意大利的軍隊卻沒有配合。德軍乘機救出階下囚墨索里尼,於意大利北部薩洛(Salo)設新政權,皇室南逃,希望得到盟軍的保護,意大利人民自組遊擊隊,對抗意大⋯⋯利的法西斯兵團。意大利被劃分成上下兩部份,不住發生混戰,直至1945年4月,盟軍才能攻破北意大利,解放意大利國。意大行的土地分別被盟軍、德軍的戰靴踐踏,其間最苦的是意大利人民。

意大利光復後,百廢待興,包括意大利的電影業。 盟軍肆意轟炸,使意大利大型片場Cinecittà只剩下凋零殘散的敗瓦,沒有合適的地方以荷里活片廠式來進行電影製作。 加上自盟軍(美軍)解放意大利以後,很多美國公司都跟他們聯手,輸入大量的美國電影,試圖雄霸整個意大利的電影市場,意大利只能容下小型電影製作公司,本土電影名存實亡。

不過當藝術家渴望表達自己 的時候,即使工具有限亦永不能阻擋思想前進。雖然Cinecittà被炸成粉碎,很多電影人都被迫搬到郊區居住,卻因為電影人不再自成一統,他們對市民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觀察。電影製作人不再理會器材的局限,放棄形形式式的打燈和構圖,把攝影機從攝影棚搬出去,進行外景拍攝,拍了多個和意大利人民更有關係的故事。早期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都體現民間疾苦,新寫實主義電影開山老祖Roberto Rossellini的首作Rome Open City便是一例:現場拍攝展示了戰後塔崩牆頃的意大利,灰暗無華的街道擠滿了搶食物的市民、待業遊盪的中年男人在在可見;新寫實主義重用非專業演員,往往戲中的可憐人並不是專業演員,不過發揮卻比專業演員更出色,因為他們本是身受其害的小市民,而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都在叙述這班貧苦大眾的窘境。這類電影的劇本不再跟從荷里活的叙事法則,甚至很多時候未寫畢劇本(Script),只有氛圍(Scenario)便會開拍,好些時候人物的出現是毫無先兆的,某人物出現數場戲之後便突然消失,電影往後的情節也不會交待此人何去何從。聽下去彷似不合情理,但既然新寫實主義電影欲從日常生活中尋美,那麼不可預期的劇情,欠缺心理動機便行動的角色,反而更反映到真實世界的機遇和偶然。若不是二戰的歷史背景,造就不了「新寫實主義」的誕生。它打破了傳統的荷里活、意大利片廠製作的局限,為娛樂性十足的電影添了反思空間,把短處化作長處, 提供另類的觀影經驗,直接指涉更多政治、民生等議題, 反過來影響了荷里活,扣問電影製作的可能性,給美國與及世界各地的電影人一時無與倫比的震撼。

二十四份一於十二月份選播四套經典新寫實主義電影,以慰饕影者朵頤。

四套作品分別為:
Paisa Roberto Rossellini 1946
Shoeshine Vittorio De Sica 1946
The Death of a Cyclist Juan Antonio Bardem 1955
La Strada Federico Fellini 1956

(撰文: 嚴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