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012六四特刊:怕/不怕滲透?教協在民主運動中的定位

文:葉蔭聰

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可以說是近年政治風波中的一只巨輪。

它有八萬會員,大概是泛民陣營中會員最多的組織,已故領導司徒華,以及現任的主席馮偉華及副主席張文光,均是泛民中溫和派的重要人物。它的領導人物在2010年的五區公投及政改風波中,被泛民中較進取或激進陣營批評,甚至被少部分人視之為「投共」。這些與坊間有關教協被「中共滲透」的說法形成一股疑團。前中共地下黨員梁慕嫻撰文及出書透露,中共曾派多人滲透教協,而司徒華過世後出版的自傳,亦留下諸多惹人猜想之處。

抱著這些疑團,我訪問了三位教協中人。令我有點始料不及的是,他們雖然各自的政治立場不同,但卻對以上的問題的感覺,跟外界的觀感完全不同。

受訪者中有對溫和民主派的路線,尤其是張文光及馮偉華等在政改方案中的立場不滿,可是,說到「中共滲透」,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教協內部沒有太大感覺。例如,梁慕嫻指趙善炬、張綺玲、羅平等是「地下黨」,令部分教協中人感到意外。以被趙善炬為例,他曾擔任教協副會長,與華叔等是多年老朋友。其中一位受訪者指出,趙退休移民多年,曾回港探親,華叔還邀請他來理事會一聚及開會,他也從來沒有聽過有地下黨興風作浪、搶奪領導權等的事。

現任理事黃克廉,自80年代便參與教協工作,1989年六四事件後便斷斷續續當過多年的理事,他認為,在香港的共產黨員可能不少,但是,他們與中共的關係有很多種,有一些人只是普通黨員,來了香港生活即使加入教協成為會員,本身沒有甚麼任務在身,組織生活也可能漸漸淡薄,這種人他相信是多數。他們與有任務在身搜集情報及干擾會務的人,性質上是有很大分別的,但他覺得,後者屬極少數。此外,他補充說:「有些人與華叔的關係,可能比與共產黨的關係還要深!」

教協以外有人可能不同意黃克廉的看法,但是,黃的解釋與梁慕嫻記述華叔的說法相當吻合,即教協不以排他的態度對抗所有被懷疑為共產黨的人,反而希望可以同化他們及爭取他們過來。當然,這有一個大前提:一個持續穩固的領導層。

教協的理事會有三十九人,是一個超大的內閣,這個組織架構在80年代便定下來。理事會每次組閣出選都需要新人,並由張文光等資深理事去物色。因此,長久以來,理事會的結構以一群資深理事為中心,即領導層,他們在會務上非常積極,例如每星期一次的理事會,以及其他的義務工作,相對來說,領導中心以外的新人則相對流動。有人若要透過競選奪權,幾乎是不可能的,外人要跟這個領導層競爭,也要費盡心力跟他們開會及參與工作。

人數眾多的理事會內閣沒有長時間的「傾莊」過程,邀請加入理事會的人意見不可能完全一致。新加入當理事的張銳輝表示:「我支持五區公投,支持拉布抗爭,與張文光等的政治立場不同,但是,我與他們最重要的共同點,就是對六四事件的態度。」因此,維繫一個較大的教協領導團隊,依賴的始終是一些泛民的「公分母」,事實上,組織每年六四燭光晚會的支聯會,也是以教協為核心的。

在這樣的架構下,不難想像為何會發生「周慧珍事件」。周是今年教協推薦的特首選委之一,她後來提名梁振英,令教協很尷尬。理事黃克廉也承認,這是一個失誤,是了解不足所致,後來才知道周可能對她的幼兒教育業界利益的重視程度,遠較政治信念為高。不過,這也說明了教協除了領導層外,的確與政治光譜上不同位置的人結盟,領導層是無法完全控制的。然而,這事件不能證明教協已開始喪失力量,去年的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二十五名推薦候選人全部以一萬票以上當選,換言之,起碼有萬餘名教育專業人士是教協的「鐵票」,至於它的對手教育評議會、教聯等的當選者則只有四千至六千票不等。

正如受訪者所說,大部分教師在政治及社會文化議題上都不算激進,甚至有點保守,而這多少決定了教協的政治立場,跟「中共滲透」等的陰謀理論似乎沒有太大關係。由華叔開始的教協領導層很早便意識到,不能脫離會員的想法,走得太前;同時,教協本身也對各種政治批評少有回應,因此,這可能便注定了教協是溫和民主派的堡壘。當然,批評者也許會認為是借口。

然而,一位前教協理事認為,教協不可能永遠也是那麼安然,過去也有不同派別的人想改變教協路線,而近年愈來愈多較「激進」或「進取」的年輕教師出現,也帶來挑戰。例如,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老師舉牌抗議政府,早陣子通識老師在遊行隊伍中被警察噴胡椒等等,這些大概也會令教協內的理事感到意外,溫和的教協要如何回應?

同時,前線的老師不單不同意溫和路線,可能也不滿足於教協長期偏重權益及民主工作。第一次當教協理事的張銳輝,相對政治及權益工作,他更重視專業改革,這也是他加入教協的理由。自馮偉華當上會長後,加上總幹事葉建源,的確加強了教育政策及制度的研究。過去教協的行動,予人的感覺是只對壞政策作反應,少有進取地提出改革議程。這可能不是最爭奪鎂光燈的工作,但中小學教育卻是不少市民日常生活中無法迴避的領域,也是教師最關切的課題。

對教協最根本的挑戰,可能不是「中共滲透」,也可能不是所謂「激進民主派」的叫陣,而是它如何在相對穩定的領導層的基礎上,吸納新的力量,做好民主運動的扎根與擴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