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駭人的少年網誌?

有中學生因在網誌發表不同情四川震災的言論,被網民指責幸災樂禍而又給校方記大過。人們驚詫當下少年人竟如此無知冷漠;另一些意見則轉而針對校方的處理方式,指其違反了言論自由的精神:學校作為教育的場所,理應是思想自由交流的地方,而記大過跟以理服人的精神到底是不同的。

看罷網誌文字之後,發覺字裡行間的冷漠其實佈滿了功利社會的成人身影。不是說今天的香港人也不同情震災,而是說文字裡頭承載的價值觀倒是很地道的。繞開那些為了增強說服力(當然是反效果)而過了火的駭俗言論不談,文章由始至終在問:為舍捐款? 為什麽捐款給對社會「無貢獻」的災民?捐款有用嗎?自顧不暇如何顧人?我們不是該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然則指捐款對香港沒有好處)?為何不捐款給熊貓(這句使我想起本地高級文化人常言的「看不起人而寧跟狗做朋友」的「哲學」)?

在這裡,引起少年作者焦慮的是地震後大量的捐款救災活動,和令人不解的密集利他行為。說來也是,這與香港平日的差別實在很大,因多數港人長期「重」實際而「輕」利他的激情。災難不是今天才發生,各種天災人禍在貧窮地區天天上演,正如樂施會國際紅十字會等非政府救援組織也不是今天才出現。然而,利他,或曰關心社會,不止是星期天為了擋開「旗兵」而偶爾花一元半塊的慈善行為,而是可以如此計一計:香港人平均每月計劃用多少閒暇時間參與(不止捐款)各類公益、慈善和社會活動?捐款平均佔收入的多少?有多少人的生涯規劃是希望加入非政府組織工作?

就是說,同學對捐款的反感和焦慮絕非空穴來風,這恰恰貫徹了功利社會的精神面貌:我們利字當天,沒空閒幹些無實際利益的事。這就說明了通篇網誌何以不住地問:這,對社會有乜貢獻?(可以預這問題也是她常被成年人質問的)

雖然網誌裡頭充斥了對災民的貶斥,但其使用的措辭難道不是這拜金城市似曾相識的嗎:沒經濟效益的統統(包括屍體和災民等)都被評價為「垃圾」、「無用」、「無貢獻」;也隨處可見人們常用來表達自己缺乏熱情參與社會的藉口:「無感情唔關我事」、「自己都唔夠用,仲要比人用」 、「多我一個唔多,少我一個唔少啦」,等等。

小妮子是這個功利銅臭的城市教養而長成的,認識這一點十分重要,因教育沒有一勞永逸的捷徑。記一個大過很容易,但卻迴避了面對我們自己(即這拜金城市)根深蒂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