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小班教學的「萬花筒」

浩浩蕩蕩的上萬教師大遊行過後,代表官方的權力機關教育統籌局旋即「出招」,先以16億元美名為「學校發展基金」撥給教育界,用以「塞」一眾叫苦連天的教師之口,並以科技大學教授高彥鳴為首就研究教師工作量組織小組委員會,可是,另一方面,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則表示教育改革方針基本上正確,羅太無錯,並強調教改推行時間,不遲不早不急不緩,繼續堅持立場,緊緊掌舵。作為教育界的權力機關,面對基層教師的滿腹不滿及四項訴求,布施軟硬兩面的政策,兼以寬懷開明之道,貫徹「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方針,與上萬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面談與諮詢,減緩社會上輿論帶來的沉重壓力。香港教育學院就此更不遺餘力,擺脫個多星期以來的口舌之爭,落實於2月25日舉行「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檢討049月迄今,試行小班教學的成效與得失,這於整個教育界來說,絕對是一件樂於見到的事。連日來,面對小班改革的問題,社會各界又再展開一番「百家爭鳴」的現象,有反對的聲音,也有支持的聲音。諸位學者先輩舖陳而來,可謂頭頭是道,使筆者深深覺得頗有值得深思之處,故此,亦不吝在此把這種「萬花筒」現象呈示,逐一針砭,以益來者再論。 

小班教學為誰?教師與學生同樣受益? 

余若薇於本年二月九日《明報》上,撰寫了一篇題為「小班教學為誰推行?」的文章,文中提出的一個要點是「小班教學究竟為誰推行?」,並質問「教師與學生利益是否必然存在衝突?我們是否為了淘汰庸劣教師,不惜懲罰學生與其他優秀老師,令他們不能受惠於小班?」坦白說,筆者認為小班教學與教師質素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小班教學試行成效普遍如何,教育界還未有實質的檢討,其結果也許仍是一個謎,更可能的是部分學校成效顯著,部分則差強人意。當中牽涉因素頗多,實在不能輕率以言。當然學生倘若能在小班教學裡受益,並不等於要淘汰劣質的教師,而劣質教師實在理應繼續接受培訓,改善教學素質來適應改變。不過,余氏所指「庸劣教師」?請恕筆者懵懂未明該如何定義,因為當中必須有一把尺來衡量優劣,而這把尺是否中肯,又是一個疑問。余氏最後表明「推行小班固然可紓緩教師的工作壓力,但最重要是令學生得益。教師與學生、家長以至整體社會並非對立,相反大家是共坐一條船上」。余氏這種立場,大概是一種樂觀的想法。事實上,小班教學方式單憑形式上,已大大不同於大班教學,教師與學生當然有立場一致的地方,可是,教師壓力會否加重?學生的受益會否等同或比大班教學的時候更多呢?這似乎仍是一個疑問,而且,學生不該以一個受益整體來計算,而需要因應個別不同的學生情況而論。筆者認為小班教學的改革條件理應在兼顧教師方面,包括能力或環境因素等各方面的情況許可下,合理地以學生利益為目標,按部就班地推行一件可為的事。 

小班不應保教席,但應配合優化教師? 

本年一月十二日《文匯報》刊登了一份「不應以小班保教席」為題的文章,文中一再引述李國章「點燃火頭」的話:「為學生而推行教改,不論教統局、學校以至教師都要多出一分力。因此,整體工作有所增加是無可避免,關鍵是我們如何做好工作分配及紓緩壓力」,並認為利用小班教學去保留教師職位,是不合理的做法,因為「香港整體失業率5.4%,工程界更高達10%以上,超額教師失去工作表面甚慘,但社會要考慮整體實際情況」。李局長考慮到整體的環境,勸說老師同儕要共度改革時艱,為教改發展多出一分力,可是,李局長似乎未明絕大多數的教師在整個教改進程底下,一直扮演著「弱勢社群」的角色。除了個別的改革方案外,教師絕少有可以「發聲」的地方,不過,沉重的壓力卻因為權力機關的一再搬弄,教師作為前線又是弱勢,承受得最重,最是無奈。同年,二月四日《大公報》刊登了另一份「推小班教學師資須優化 程介明稱各地教師面臨同一問題」的文章。這篇文章很有趣,劈頭便語帶恐嚇說:「小班教學不保證舊教師可以留任」。程介明教授表示不論大班小班,即使小班需要增加教師一倍,世界各地的教師仍需要進行「優化」,在教改推行的「新舊交替」之間,只有「能者居之」。程教授關心的是小班教學帶來教師素質參差的問題,並勸說教師要接受優化。筆者認同程教授所言,可是,「優化」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優化」不易釐定準則,而且如何「優化」又是一個不易落實的問題。小班教學目前只在試行,教師需要時間慢慢適應,既要適應又要不斷優化,這說來卻是終身學習的事。在教學相長之中摸索,畢竟不是談來容易的事。 

形式與目標孰輕孰重?小班教學考慮不應只在財政? 

本年二月十五日,《文匯報》文匯論壇上,香港公開大學講師陳家駒借屈原之句,有「路漫漫兮行小班」一文,文中詳述昔日小班帶來的改變「局方倉猝的決定,給校方來一個措手不及,須個多月時間內為班房、教師、班課編排等事宜重新配置,由五班小一擴至八班 … …」,不過,陳氏仍然正面看待小班教學,認為小班「算是承繼了學前教育的模式」。筆者以為陳氏一文最可貴的地方是強調了「小班教學非縮減人數便成」這點。事實上,由傳統平均三十八人一班,到二十五人一班,出現的轉變已經很多,而陳氏在文中亦提出了許多很有見地的地方:「在課程設計及授課模式上,應否加強小組學習、多向討論、表達、發問等教與學行為,以代替在大班往往以單向方式授課及學習為基礎。而執行小班教學的老師須清楚了解如何發揮小班帶來的潛力,因此也須有充分的培訓及心理準備,改變過往在一班四十人時授課的模式。另外班房的佈置同時要作出改變,騰出額外的空間可作更多的互動學習,或以小組方式編置座位或甚至席地而坐,改變慣常的『排排坐』,聽老師講課的單向方式」,這都是教師們值得深思的轉變。同年一月十八日,施永青於《AM730》亦談及小班教學,並以「小班教育 有突破機會」為題,表示他個人對教育界的見解「教育界的想法是:只要不縮班,每班人數就會自動降低,無需增聘老師,已可逐漸達到小班教育,教統局無需增加財政負擔。但教統局擔心,人口老化後,政府的財政收入遲早會跟著減少,政府不可能永遠保持撥給教育方面的經費不變」施永青以商界角度,關心的是小班教學的財政問題,並認為教統局最關心的也是財政收入與撥款,這點似乎有點以己度人,甚至以偏概全。筆者認為財政固然是一個考慮,可是,教育事業關心的重點可不在金錢的角度,至於說什麼「小班教學問題短期裡會有突破」,是「政治上的需要」,這就更有點叫人納悶了。 

香港教育學院成立的「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邀請了九間官津學校參與討論,其中尤以小班研究為主。筆者期盼這將會是一個理性而「有為」的一次歷史性討論,而社會上的種種不同的聲音與意見,都會得到各方面的考量、平衡與跟進。香港教育事業的發展實有賴各位同儕,彼此合作、付出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