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在中國(CoChina)系列活動之五: 對話是可能的嗎?

我在中國(CoChina)系列活動之五: 對話是可能的嗎?

互聯網誕生四十年,很多人認為它開創一個新時代的標誌之一就是提供了人和人之間可以自由溝通的公共空間,在這裏差異得以存在,不同立場、不同觀點的人能夠進行交流和溝通,經由對話共識逐步達成。然而現狀並不那麼樂觀,看看博客、論壇後的留言便可知有多少人是真正讀懂作者原文後才發表意見。和傳統媒體相比在網絡發聲太過容易,而人們又被壓抑得太久,於是喧囂之中大家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卻沒有人在乎別人究竟說了什麼。正如時評作者梁文道在《人人都是作家,但卻沒有一個讀者》一文中所講:“在一篇一萬字的文章裏看見一句令我不滿的話,忘記剩下那部分吧,我要寫一篇兩萬字的回應來批判它。我為什麼要耐著性子看完那篇東西呢?我為什麼要深入甚至同情地理會它的真正含義呢?它只不過是我用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藉口罷了。”

網絡是否真能成為理性對話的公共空間?CoChina第五場,將在香港(亞洲博客節)和廣東連州(中文網志年會)同時舉辦,邀請宋以朗、朱大可(香港會場)以及胡泳、楊恒均(連州會場)等與大家共同探討。

除了CoChina系列一貫的twitter中英文直播、線上視頻直播外,此次活動還會進行兩地視頻連線。觀眾可通過twitter直接參與現場討論,只要在發佈內容中加上#CoChina標籤,便可向兩地的講者提問,也可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所有帶#CoChina標識的tweet,都會即時顯示在現場螢幕上。

嘉賓介紹:

胡泳: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啟蒙者之一,任職於北京大學。從改變人類生存觀念的譯作《數字化生存》到探討網絡時代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的近著《眾聲喧嘩》,胡泳始終保持了對互聯網的理想主義期望。

宋以朗:曾任美國聯邦調查局法庭傳譯,03年起創辦博客“東南西北”,選擇中文的媒體報導、博客文章譯為英文,被認為牽引了國外媒體中國報導的議題和方向。

楊恒均:知名博客,間諜小說作家,從跨國文化來對比民主社會形成的邏輯,文字多勸說性,希望藉樂觀態度影響年輕人和體制中人。

朱大可:文化學者,任職於同濟大學,著有《聒噪的時代》、《話語的閃電》、《流氓的盛宴》等。朱大可認為網絡的匿名性一方面利於觀點的自由表達,但同時也加劇了話語權的濫用和道德失控,對公共對話的前景持悲觀態度。

香港 連州
時間 2009年11月8日
15:30~17:30

地點 油麻地眾坊街60號梁顯利油麻地社區服務中心
中文網誌年會會場
講者 宋以朗、朱大可 胡泳、楊恒均等
主持 杜婷 閻靖靖

Twitter

直播帳號
中文:@du_ting @jeanyim

英文:@feng37 @CoChinaOnline
視頻

直播地址
http://cochina.org/?page_id=197 http://cochina.org/?page_id=199
備註 CoChina會與中文網誌年會合作,在11月8日14:00開始進行包括此話題在內的三場討論,全程將有Twitter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