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民办名校垄断优质资源不公平

近日,广州执信中学及广州六中这两所省一级中学,传出恢复公办初中的消息,尽管最终能否成事市教育局仍未有很明确的说法,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不啻是个好消息。

从2003年一批名校停办公办初中开始,一大批出身贫寒的广州小学毕业生,便难以仅仅通过优异的成绩入读广州最好的初中。因为最好的初中名校都是民办学校,亦即民间说的“贵族学校”,有分数还得交得起学费才能入读。但问题是并非所有家庭都负担得起。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本来就成本不菲,以用者付费的原则来供应,有何不妥?

在广州市区,有两三所著名的名校办民校的初中,其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升入高中“四大名校”的比率可谓所向披靡,而进入“四大名校”又几乎等同于半只脚踏进了中大、华工这一级别的名牌大学。因此,家长为其子女交纳的进入这些著名的民办初中的费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张进入名牌大学的“通行证”。但问题是,名牌大学的学额是有限的,更多读得起民办名校的学生挤进去了,也就意味着更多读不起民办名校的学生被挤出来了。

有相当一部分成绩同样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因为他们的家长给不起这几万块的初中学费,只好进入一些不太好的初中继续学业。到了三年之后考高中,或者六年之后考大学时,当初曾经不相伯仲的小学同学,很自然地就会出现差距:交不起巨额初中学费的学生,他们先是在升高中时考不上“四大名校”,然后是在高考时考不上名牌大学。再过四年后,这些曾经在小学毕业时平起平坐的同学,一些轻易地保上了研究生或者考上公务员,以后成为高级白领;另一些则因为毕业自二三流大学,成为了“蚁族”,“漂”于不同的城市之间,终日为生计而奔波。

试问,这种教育制度,是这个社会想要的吗?

把最好的初中教育资源全部私有化,其结果是教育不但没有起到推动社会流动的作用,反而是在帮助富裕家庭的家长们,把其拥有的身份与地位通过教育传承到下一代身上。可以不无苛刻地说,让民办名校垄断最好的中学教育资源,其实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如果没有优质的公办初中予以抗衡,为穷人子女提供适当的机会,出身贫寒的学生还怎样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社会只会越来越两极化。

从这个角度看,我很欣慰于名校恢复公办初中这一决定,也希望市教育部门能认真地考虑并予以批准。不过,魔鬼在细节中。如果真能顺应民意恢复公办初中,那么有一些问题必须关注。例如,公办初中的收费是否真的“公”,其招生标准是否只看成绩?希望不会再打着公办的旗号,制造一批实质上是民办的学校出来,为教育部门创收。其次,招生是按地段还是面向全市。原东山区是广州教育资源最好的地方,如果还在这一区域内按地段招生,不过是加剧区与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不会对整个广州的教育公平有好处。更何况,富裕阶层总有办法通过迁户口等方式把子女迁到这些区中,继续挤占本来已经不多的优质公办教育资源。

(作者任职于中山大学政务学院)

南方都市报 201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