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張超雄 : 社會福利長遠規劃,沒有規劃?

《明報》 2010车6月11日
張超雄 正言匯社社長/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相信沒多少人知道,特區政府現正靜悄悄地進行一個名為「香港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的諮詢。其實有關的諮詢文件可於互聯網下載(註一),四場公開諮詢會亦已草草完成。但如此重要的一個政策規劃,卻連社福界內也沒引起很大關注。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

曾蔭權在2007年的《施政綱領》宣布由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下稱委員會)負責研究本港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至今諮詢已進入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是個笑話:委員會在2008年發信予受資助的180多間社福機構及幾所大學進行意見徵詢,但內容空泛,結果只收到26份回覆,最後所謂的諮詢不了了之。當時我作為代表社福界的立法會議員,整個過程卻未被知會。

今年四月,委員會突然發出一份諮詢文件,指出第一階段收到的「意見紛紜」,而且只「著眼於特定的範疇所提供的服務」,因此要進行第二階段諮詢,對於第一階段的諮詢結果卻隻字不提。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就如此重要的政策範疇所進行的長遠規劃,官員居然全部缺席四場諮詢會!試想想,在任何海外地方,由當地最高政治領袖指令進行的任何政策規劃,整個諮詢過程可以沒有官員出席嗎?要知道,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只是純粹的諮詢組織,沒有制訂政策及決策的實權,擁有實權的官員卻全程失蹤。這是一個甚麼長遠規劃?

諮詢文件第一章便指出,過去多年政府均採用五年計劃機制規劃社會福利服務,並為「所提供的服務訂立具體目標」,而該機制是「作為監察機制的一部分。」但因如此做法「欠缺彈性」,政府自1999年已放棄使用該規劃機制。那麼,現在的長遠規劃是怎樣進行呢?據委員會主席陳玉樹教授所言,是年與年之間每年進行一次。甚麼?每年一次、沒有具體目標、不知福利為何物的討論總結,就是本港的社會福利長遠規劃?

事實上,政府在2000年推出整筆過撥款時,曾經承諾進行長遠福利規劃,但當社福機構接受新制度後,政府卻反口覆舌,而只每年一次邀請社福機構在酒店進行半天研討會,會後甚至會議紀錄也欠奉,而這就被稱之為福利規劃。當時我作為社福界立法會議員,曾在該場合公開給周一嶽局長送了一隻大牙,喻意政府「講大話、甩大牙」。

2005年曾蔭權「競選」連任時,曾承諾為社會福利認真進行長遠規劃,此事拖延至2007年,終於在《施政報告》被點題式提出,但曾蔭權的骨子裡卻仍是逃避,因而只將此「重任」交予一個有責無權的諮詢委員會敷衍一番。明乎此,就能理解何以中大社工系教授馮可立認為整份文件沒有觀點,應改名為「在政府沒有政策承諾之下,非政府組織如何應付社會需要」的文件。連港大社工系講座教授周永新也對文件提出三個反對:(一)反對文件對弱者的敵視;(二)反對用者自負;及(三)反對文件對受助者權利的忽視(註二)。

其實,文件內容已是無關痛癢。最重要的不是文件中一些似是而非、虛無飄渺的內容,反而是文件絕口不提的政府責任。一個沒有承擔的政府,又怎會認真以規劃訂定具體改善民生的目標?又怎會認真為我們思索香港的未來?

對於一個等待退休的特首,我們還能期望甚麼?

註一:http://www.swac.org.hk/documents/SWAC%20Consultation%20Paper%20(Chi).pdf
註二:以上觀點是周永新教授及馮可立教授在5月22日業界研討會上公開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