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21世紀的文化教育:認識香港本土文化

二十一世紀是個資訊「爆炸」的年代。過去半個世紀以來,資訊科技的「過度」發展,大大加速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資訊交通與傳播,不但「壓縮」了時間與地方上的差距,而且促成了不少新的文化現象。文化研究的範疇下,新的文化名詞一再出現,從「地球村」、「全球化」、「虛擬世界」、「後現代」到「後後現代」等,既豐富文化研究的內涵,又提供了新文化現象的一套嶄新的解讀方法。與此同時,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後殖民城巿的出現,使原來各地之間的本土文化,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轉變。九七回歸,香港作為一個後殖民城巿,一方面既擺脫了過往港英政府避談香港文化、國民身份的政治取向,另一方面又積極嘗試在過去與現在的歷史洪流裡,嘗試重新尋找自己的位置。處於這個世紀的「巨變」底下,教育作為社會傳承的主要機構,於是不得不在既有的基礎上,多少作出相對適切性的轉變。

認識香港本土文化

何謂文化?「文化」二字,似乎並不容易定義,即使定義存在,也相信是言人人殊。目前,香港中小學教育裡,比較偏重文化教育的科目,主要是一些人文學科的課程,如通識教育、綜合人文學科等等,這都是教育統籌局近年大力推動的主要科目。這類文化性重的科目所主張使用的是一種「引導式」的教學法,這大大有別於傳統以「直接」傳授的教學法。或許,「引導式」教學法會更適合於文化性的教育,因為文化層面廣泛,而研習文化似乎亦不能只僅僅提供一種面向來引導學生。要明白文化的「全相」,比較妥當的做法似乎是展示出一種像「萬花筒式」的面貌,來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或許,文化沒有必然的定義,它大概只有一種現象,與及不同個體對不同文化理應深思過後的一種帶點「個別性」的了解。

從前,港英政府管治下的香港,一度被視為「文化沙漠」,可是最感有趣的是,九七回歸以後,學界旋即爭相研究香港本土文化,更掀起了一番熱潮。不但八間大學先後設立香港文化研究課程,小思、也斯等一眾教授亦不遺餘力,一邊舉辦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講座,一邊編寫著各種香港文化有關的著作,於是,甚麼香港史、香港文化史的專著一度出現,而且連香港歷史博物館亦趁九七回歸的時間,重新回眸香港歷史,以全新的視野詮釋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設有「香港故事」專題。可以這麼說,香港固然有自身的歷史,可是對本土文化似乎迄今仍未有一個具體的共識。或者,文化本身就很難有一個共識。回眸香港過去百年,從漁港到成為國際城巿,從中國地方到英國殖民地,再從避走九七到特區政府,香港應該有怎麼樣的本土文化,這應該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縱向研究本土文化,也應照顧到橫向性的文化趨勢,諸如美國、日本、韓國等地對本土文化的影響。早前,香港迪士尼公園的開幕,有人說這是一種大美國主義、也有人說這是帝國主義、亦有人說這是全球化的必然現象。姑且勿論誰是誰非,對香港來說,迪士尼產品在資本主義運作底下,早已滲入香港,成為港人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迪士尼是一種美國文化的展現,那麼日本、韓國等等其他國家文化,在香港都應該存在著相當程度的文化融合。坦白說,文化「輸入」同時,必然亦有文化「輸出」,香港文化受著世界各地而來的文化影響同時,亦影響著今天世界各地的本土或國家文化。文化向來不是只依賴著一片土地而個別滋長,昔日中國有漢化小數民族的情況,亦有「內化」滿、漢、蒙、回、藏為一體的情況,今天香港文化亦必然受著其他文化交流影響著。不過,情況不同的是今天科技發達,資訊日新月異,於「地球村」之內,世界各地高度迅速聯繫,似乎有「全球一體化」的傾向。本土以至國家文化,是否有需要保護下來?保護下來的時候,又如何不受「同化」呢?說到研究文化,多少就避不了要探討這樣的話題。

綜合人文學科的課程裡,有一個叫作「認識香港」的課題。不知道教師們會使用什麼方式來引導學生作出深入的思考,可是,文化性教育著重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探究式」的思考。到底學生思考過後,有甚麼結論並不是重點,而最重要的是學生在認識香港本土文化的課題上,是否都能作出一個妥當而合理的思考。若然學生能夠好好對本土文化作出的反省和深思,相信將會隨著他們的成長而得到更多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