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南韓總統大選:文在寅要與市民走進光化門總統時代

南韓的政治,與城市空間的重置與格局關係密切,譬如說,在1995年,前統總金泳三為了發動民族主義,把日本時代的總督府拆除,還要把總督府的頂層,長埋首爾市郊作為紀念碑,象徵殖民時代的終結。


文在寅在大概5時15分左右到達光化門廣場,他先與一批在廣場旁的傷健人士握手見面,才從人群中走進廣場。

「光化門」也是一個具有政治性的地標,代表著市民的時代。故此文在寅昨天「超級星期六」的選前造勢動員,也選在這地方。文在集會上更宣告,南韓政治將要走進一個稱為「光化門總統時代」。

象徵著公民社會的光化門

1395年建立的「光化門」是南韓景福官的南門,通向市集,象徵著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區隔與溝通。在1592﹣1598壬辰倭亂期間,被豐臣秀吉率領的日軍燒毁,後於1867年由大院君重建。1926年日本殖民政府曾把整個木石結築移至東南方以遷就總督府。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期後入駐總督府,再把光化門遷至總督府前,朴正熙更親自提筆把牌匾的漢語改為諺語(韓文)。2006年代表民主和公民社會的總統盧武鉉決定把光化門搬回原址,並以數碼技術還原來的漢字字體。這次恢復工程,一方面是為了抹除獨裁軍事政權的標記,一方面是要打造一個位於市中心,方便公民集會的市民中心。


參與造勢集會的市民在光化門廣場附近的一角

12月15日是今屆南韓總統大選的「超級星期六」,因為這是在下周三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個周末,在野總統候選人文在寅也在PK地區 (釜山和慶尚南道) 回到首爾的大本營,在市中心這個象徵著公民力量的光化門廣場,舉行最後一次周末的大型造勢活動,並於集會上提出了南韓政治要脫離「青瓦台」時代,走進一個嶄新的「光化門總統時代」。

「青瓦台」﹣﹣執政者的後花園

「青瓦台」原來是景福宮的後花園,日據時代日本人於花園內建總督官邸,二次大戰後變成軍政長官官邸,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立成後改為總統府。由於在1968年發生過北韓突襲青瓦台事件,在青瓦台一帶都駐有軍人,保安明顯較其他地方嚴密,給人一種封閉的感覺。

故此文在寅的口號代表著他當選後會建立新的執政文化,下放權力予人民與市民對話和接觸為先,不再把政治封閉在青瓦台內。

安哲秀以頸巾授意

由於本周末首爾的天氣轉暖放晴,吸引了大批文在寅的支持者前來參加集會。此外,候選人安哲秀更現身造勢集會,把支持者情緒推至頂峰,人群不斷叫喊著「文在寅、安哲秀」。當哲秀上台後,他刻把繫在頸上的黃色頸巾脫下,繫在文在寅的頸上,表示自己信任文在寅,並把責任也交托在文身上。二人不斷呼籲群眾積極投票。這次選舉,在野黨能否重掌執政權,視乎投票率是不能推至70%。

編輯協力:林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