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那似曾相識的外判作為香港多年的成功之道

從我們懂事開始,我們所受的教育便說香港是一個成功的商業城市。

什麼是成功?

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回報=最有效率的營商

這便是每個香港人從小到大所接受的價值教育。

因此,即使是受眾人痛罵的李超人也能夠面無懼色的地公司的業績發佈會上說:「君子好財,取之有道」。
我想,這個「道」就是香港多年來的價值教育。

在這個大原則之下,政府也是如此運作,香港也只是一間特別大的公司。

碼頭工人變成了外判工,受盡剝削是日底之下的新事嗎?

社福界的一畢過撥款、教育界多年來巧立名目的額外撥款資助、食環處的清潔工等造就了一批批的合約社會、合約教師‧‧‧‧‧‧

難道這些不正是政府作為公營服務負責人

在面對不同行業高呼人手不足的情況之下仍為了減省財政負擔的外判行為嗎?

當香港政府在坐擁龐大盈餘仍帶頭不斷把服務大眾的工作外判時,

我們還有什麼原因可以去指責明正言順以謀取「盈利」的企業呢?

因此,今天起來要反對的不只是那些吸血的企業,更不只是針對外判行為。

更是要喚醒所有人,究竟在社會運作的過程中,人的價值是否就在於勞動的過程中被受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