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東北三區回應亞太研究所調查

IMG_1657.1

東北三區 就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市民對香港房屋土地供應及發展的看法」民意調查
致梁振英及發展局之公開信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2013 年6月17日,發表「市民對香港房屋土地供應及發展的看法」民意調查結果。東北三區,包括古洞北發展關注組、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粉嶺北農村及居民聯席,就是次民調結果,向梁振英先生及發展局公開聲明如下:

我們促請政府當局細心閱讀及分析上述民調結果,全面回應當中反映的民意。

除了梁振英先生日前接受訪問時,故意引用之「八成受訪市民贊成開發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外,是次民調亦有以下重要發現:
1. 近八成受訪者表示,非常不接受及不接受「為增加房屋土地供應,而對自然生態造成負面影響」
2. 近七成受訪者表示,非常不接受及不接受「為增加房屋土地供應,而要減少綠化地帶」3. 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非常不接受及不接受「為增加房屋土地供應,而要破壞當地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及社區網絡」

由此可見,政府大力渲染「房屋土地不足」謊言同時,在近年持續的鄉郊保育運動中,「保護自然生態、綠化地帶,尊重居民生活方式及社區網絡」等核心價值,已紮根於香港社會各階層之中,甚至已成為大多數市民的共識。

然而,上述三項結果,的確與「八成受訪者贊成開發東北」,是互相矛盾的,究其原因,無非基於調查的另一發現:七成受訪者表示,認為香港房屋土地不足夠 (五成) 及非常不足夠 (兩成)。

不過,民調所反映的僅為市民之觀感,並不代表實況。事實上,政府從未就以下真正的本港人口、房屋及土地數據,為社會大眾提出任何合理解釋及回應,略舉部份如下:

人口數據方面,政府提出東北計劃的理據基礎,乃非常樂觀,甚至過於樂觀的人口估算。2007年提出,為「應付2030年之840萬人口」。然而,最近2012年的人口估算,已大幅減少為2041年的841萬,為何局方從未就此更新數據,推遲相關計劃?加上近年停收雙非,為何局方未有公開新修訂之人口估算數字,亦從未就本港人口政策及城市願景,與公眾討論?

土地現況方面,政府於全港各區,閒置多年並已規劃作特定用途的官地達 4,000公頃,後來局方只是在說法上否定此數字,卻從來沒有公開4,000公頃閒置官地的分佈及詳情,市民如何了解及討論?加上,為何不優先發展使用率低的軍營( 如九龍東軍營 )?若土地真的不夠而選址必須為鄉郊,為何不是先收回佔地170公頃,而且僅為少數富人服務的粉嶺高爾夫球場,而要向紮根一世紀的鄉村開刀?

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發現,全港現有至少 20 萬間空間房屋,為何局方從未公佈及分析此驚人數字?究竟本港的房屋問題,是供應不足,還是分配不均?如囤積炒賣房屋情況持續,盲目增加供應,是否香港長遠發展之福?

以上僅為香港土地問題「十萬個為什麼」的冰山一角,促請政府在繼續引用有關調查結果,以及就東北計劃有任何新決定之前,務必先正式就上述問題,給市民大眾,尤其是內心非常矛盾及掙扎的一千位受訪市民,一個完整及合理的答覆。

最後,我們希望向進行是次民調的中大學者表示謝意,民調結果為我們保護家園及守護新界鄉土的運動,提供了具參考價值的數據資料。我們亦尊重學術機構的專業及學術自主。然而,我們仍想藉此機會,表達對其中一條問題設定之失望:

問卷第四題,「對發展房屋土地所採用各種原則的看法」,只有關於「社區設施/就業機會/社區歸屬感」等一般性選項,卻未有提供真正重要的考慮原則供受訪者選擇,例如 :

「該計劃是否有充足理據支持?是否已沒有其他更符合社會公義原則的選址?土地為誰發展?將如何影響在地社區生態?」等等重要因素,是為此的民調的一大缺失。

我們的建議
我們從香港的整體規劃角度出發,審視多方面的實際數據,所得結論是,發展東北,無助解決香港現時面對的問題。香港,其實有充足的房屋及土地供應,我們真正應該努力的方向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土地資源。新界東北,一如既往地發展本土農業及工業,才是配合香港永續生活的發展模式。增加本土糧食供應、確保食品安全、提高食物自主、回收及轉化城市廚餘作肥料等等,是發展本土農業及食品加工業的優點,這也是我們東北三區村民,於過去六十年至一百年,一直在香港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的祖業。感謝市民支持,希望當局明白。

古洞北發展關注組、打鼓嶺坪輋保衛家園聯盟、粉嶺北農村及居民聯席
二零一三年六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