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磅巷扶梯:篤數誇大工程效益 宣傳10,000人次實得2,000

磅巷扶梯:篤數誇大工程效益 宣傳10,000人次實得2,000

編按: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將於星期六到上環卜公花園,出席由「健康空氣行動」主辦的「ON AIR:一切從空氣開始」活動。此區屬樂活步行區,主辦單位意在推廣小社區及步行之美當無問題。不過主禮的張局長轄下的路政署,正在太平山區策劃一場消滅小社區的大白象扶手電梯計劃。區內關注團體磅巷關注組便擔心建成扶梯,將加速區內酒吧化及蘇豪化,消滅原有社區及破壞環境。

(獨媒特約報導)路政署早前就太平山區內磅巷興建扶手電梯進行諮詢,擬建電梯單向連接般咸道及太平山街,每日運行時間由早上7時至晚上10時,大部份時間均設定為單向上山,諮詢於去年9月截止。工程除嚴重破壞太平山舊城區外,更疑嚴重誇大使用人數。獨媒曾報導指路政署在估算扶梯建成後每日人流將達10,000人次缺乏根據,在關注團體追問之下,發現實際人流可能只有五分之一。

當局多番拒回應人流數字根據

磅巷關注組羅雅寧在諮詢期間,已去信路政署追問人流數字,然直至諮詢期結束後才獲回覆。關注組發現當局統計人流效益,胡亂引用數字誇大人流。

署方回覆指曾在2010年3月9月進行調查,估算磅巷雙向人流每日約為3,880人次。署方又參考附近兩條街道樓梯街及普仁街的人流數字,指該兩條街道每日雙向人流約為6,500及10,000人次,署方假設該兩條街道分別會有25%及40%人次改用磅巷扶梯,因此估算出每日10,000的使用人次。這個估算方法引伸出多個問題。

胡亂篤數一:單向扶梯計雙向人數

擬建的扶梯只是單向行走,然而署方卻使用雙向的人流統計數字。參考2011年由中西區區議會資助的OZZO研究報告,附近七條街道(卑利街、伊利近街、鴨巴甸街、城皇街、樓梯街、磅巷及普仁街)上山及下山的人流比例約45%對55%(18,206人次上山及21,387人次下山)。先不質疑10,000人次數字來源,但日後建成的磅巷扶梯大部份時間只會單向上行(每日早上有3小時下行),肯定有至少一半的人流不能使用只有單向的扶梯。署方以雙向人流數字作為興建單向扶梯的理據,誇大效益達一倍。

Picture 3
圖:全段擬建的磅巷扶梯只提供單向服務

胡亂篤數二:「掘頭路」普仁街竟有上山人流?

署方提及的10,000人次,除了是以雙向人流跨大單向扶梯的人流之外,更是誇大了日後改用磅巷扶梯的人流。署方指出,他們參考了中西區區議會的OZZO顧問報告,指報告提及在普仁街及荷里活道交界統計得出約10,000人流之數,署方估計當中40%會改用磅巷扶梯。

然而荒謬之處是,磅巷扶梯方案根本只連接太平山街而非荷里活道。普仁街及荷里活道的人流大多均是前往入口位於普義街的東華醫院及聖公會聖馬太堂幼稚園的市民、家長和學生,他們的目的地連入磅巷扶梯的起點口也不會看到。更加荒謬的是,普仁街是一條根本不能通往堅道的「掘頭路」,因此作為連接太平山街及堅道的磅巷扶梯,根本不可能會有任何現時普仁街的人流會改用新的扶梯。4,000人流改用磅巷扶梯的數字完全是子虛烏有。

胡亂篤數三:樓梯街平地人流當上山人流計

署方第三個日後磅巷扶梯10,000人次的數字來源,便是估計樓梯街有25%人流改用磅巷,然而有關數字的「篤數」更為離譜。

路政署回覆指,署方曾在2009年2月,在樓梯街近摩羅上街統計人流,在早晨及傍晚的高峰期時段錄得3,079人次。署方假設非繁忙時段的人流為繁忙時段的80%,計算出全日人流共約6,500多人次,這個估算看似合理。

然而這個數字偽術的重點,在於統計人流的路口,中西區區摩羅上街根本有大量的並非前往堅道或上下山的人流。議會的OZZO報告,選取的統計人流路口是樓梯街與荷里活道交界,更能反映取道樓梯街往來堅道的人流數字。據該報告統計,平日及假日該處的雙向人流分別只有1,903及926人次(日均約1,763人次)。署方故意忽視OZZO報告這方面的數字,而選取對合理化工程較有利卻明顯錯誤的6,500人次數字,誤導公眾。

假如扣除這三個篤數,磅巷扶梯的實際人流效益其實極低,磅巷人流(3,880人次)加假設25%取道樓梯街往來堅道及荷里活道的人流(1,763人次的25﹪,即440人次),再將雙向人流除二,得出的使用人次其實只有2,160人次左右,只及署方宣稱人流的五分之一。

PoundLane-infograph-01TITLE
PoundLane-infograph-02-Q1a
PoundLane-infograph-03-Q1b
PoundLane-infograph-04-Q2a
PoundLane-infograph-05-Q2b
PoundLane-infograph-06-Q2c
PoundLane-infograph-07-Q2d
PoundLane-infograph-08-Q3a
PoundLane-infograph-09-Q3b
PoundLane-infograph-10-Q3c
PoundLane-infograph-11-SUMMARY

記者:黃俊邦、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