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洪思行評羅密歐與茱麗葉

今年是莎士比亞誕辰 450 週年,在這個背景下,港樂先在六月下旬舉辦了一場名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音樂會。顧名思義,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及浦羅哥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選段,另外還奏了浦氏的《G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其實港樂在 2012 年也有場〈俄式莎士比亞〉音樂會,也是奏以上兩位作曲家的作品)

擔任指揮的是來自中國的余隆。他指揮柴氏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的開首部分時,將整隊樂團聲量的壓低,營造出神秘氣氛。緊接的低音弦樂組聲音沉厚強勁,即使筆者坐在觀眾席的左邊後方,仍可感受到八支大提琴加七支低音大提琴傳來的震動。可是豎琴的聲音柔弱,通常只聽到最後幾個高音,沒有了樂句初段的低音所產生的回響「托底」,豎琴的聲音顯得乾涸。進入第二主題後,樂團的演出相當具氣勢,小號的獨奏尤其輝煌,惟木管的回應顯為較弱。戰鬥主題和愛情主題的穿插互換不太戲劇化,最後愛情主題的重現也略嫌冒進,余隆可更細膩地處理音樂。

下半場演奏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選段,余隆採用了很有爭議性的速度,在著名的〈蒙特鳩和凱普雷特〉,他用上極緩慢的速度,差不多比平常的版本慢了兩倍。也許他想強調兩個敵對家族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或是反襯繼後輕快的〈少女茱麗葉〉,只是筆者認為這個速度實為過慢,反使人感到沈悶,甚至連樂師也不習慣:當開首主題再現時,單簧管手忍不住衝快了。而在〈臨別依依〉,余隆採用大量彈性速度(Tempo Rubato)來表達角色豐富的心理變化,加強樂曲的敘事性和旋律的音樂性。此用意雖好,但實際演繹顯得過猶不及,聽上來像拍子不穩定多於彈性速度。

此外余隆在音樂細節上的處理未算細緻,例如〈提波特之死〉中,經過中段快速的樂段後,音樂返回緩慢速度,但余隆很快便再次提升速度,削弱了這裡作為「喘息」的作用,且後段實在是太嘈吵。不過港樂弦樂組在極快速樂段的演奏確實精彩,難怪此曲完結後一些觀眾忍不住拍手。事實上港樂的演奏很出色,特別是弦樂組,正如很多樂評人都曾讚賞現時弦樂組的水準提升了,今次也反映了這事實。

至於與《羅密歐與茱麗葉》同期創作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它沒有浦羅哥菲夫式的離經叛道和辛辣,屬於較平易近人的作品。然而,筆者實在投入不到由科帕欽卡雅(Patricia Kopatchinskaja)擔任獨奏的演奏,因為她表演期間「奇招」百出,較音樂更吸引眼球。來自小國摩爾多瓦的科帕欽卡雅,拿著樂譜出場已叫筆者感疑惑,「為何不是工作人員為她準備?」她表演時動作和表情多多,激動時整個人向左靠、彎身、左顧右盼、甚至背向觀眾,她跺腳時更露出她的赤腳來。

科帕欽卡雅的演奏風格同樣是豪邁奔放,甚至有點狂亂之感。筆者很欣賞這種發自內心,不拘一格的率性,然而,過度放縱的演奏無可避免地破壞了音樂,畢竟音樂是演奏者與觀眾溝通的方式,試想像你跟別人在談話時,對方卻不停手舞足動,想必你也難以集中。所以說,表演者演奏時,需在率性自由與自制約束之間取得平衡。

(刊登於Art Plus八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