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姓屈的,別跟人說妳當過記者

屈女士的鴻文如恆河沙數,要逐一點評實在應接不暇,近日這篇《預設的「出醜」報道》,算是能「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一篇。

今天的重點不是談屈女士的立場,而是談她理應頗為在行的一樣東西:怎樣報道新聞。

她說,八一七遊行,大部份傳媒(其實她沒說「大部份」,我代她詮釋吧)都是「預設式報道」:先有了立場,甚至結論,然後找證據。

新聞採訪是甚麼?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些珠絲馬跡引發記者假設,再透過蒐集資料追訪驗證,看看這個假設是否成立。倘若那只是空中樓閣,任由記者有多大的本領,以至給他泡製出一件生安白造的「製成品」,都只是站不住腳的吹噓,高水平的讀者可以分辨真偽;但若果一切都是證據確鑿,即使別人有多無理的攻擊質疑,也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科學家做實驗,就是預設了立場,甚至結論,最終透過最精密的計算,得出與預設一模一樣的答案,難道是不科學?
(其實除了記者,每個行業都是這樣,這是中學生也明白的道理)

屈女士說傳媒「漁翁撒網,逐家打電話去遊行團體碰機會,只要問到一個有飯食,就有新聞」,其實是一針見血的評析。對啊!記者就是這樣找新聞,有甚麼問題?那些年會考放榜,規定了學校不能在偷步收生,記者在准許收生的時間前逐間學校打去問,只要問到一間說「唔駛等下午啦,你上午來報名啦」,就是新聞啊!那麼屈女士的新聞採訪理論,到底是在地球還是火星學的?

跟著又批評記者「故意」找一些「愈懵愈好」的參與者,建構出預設「出醜」的場景。我不清楚屈女士的視力聽力和理解力,不過有一些無可爭辯的事實,就是不同媒體都有找那些認認真真說「反暴力、愛和平、保普選」的人訪問(自己上網找吧),這不是單憑一個選擇性過據資訊的人可以否定的。記者回報,那天在維園這些所謂的「懵盛盛」參加者,俯拾皆是,真是要幾多有幾多,如今可以播出街讓人笑餐飽的,其實已不是最難以置信的那群。大聯盟說,不能讓派錢的十幾個組織玷污其他千幾個團體。實情是,假如傳媒有多一點人手,又是否僅有「十幾個」這麼少?

我又想到另一個問題:廿多年來的六四,十餘年的七一,有沒有記者找過一些「懵盛盛」的人做訪問?文匯大公商報(還有當年的新晚)有無試過派人去維園,問問那位拿著蠟蠋看似鄉下來的女士,「其實妳是不是去SOGO鳩嗚?」有否成功找到一個半個?那麼下年六四七一就一定要大做特做了,你怎知道支聯會廿多年都無派過錢給任何參加者?也可讓我們這班常客得知,原來蝕足四分一世紀,一毫子都無收過,明天就可找李卓人晦氣嘛。

至於屈女士提到「或者不用證據,以聽聞、收到風、消息人士、匿名者鋪陳細節,一樣可以成為大新聞」;請問妳是說那一樁新聞?還是閣下其實也是「先有了立場,甚至結論,然後天馬行空亂吹一通,以同鄉會朋友、醫生朋友等不知到底是否存在的人,鋪陳細節,一樣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這些人,不單止做過記者,還要在學堂教人怎樣做記者(向師妹求證了,原來是教浸會……),是可笑,亦很可悲。常說,觀點角度不同不要緊,但要有最基本的邏輯;建制派中,多少人可以有曾鈺成的水平。

立場從來都不是重點,水平才是。

屈女士,不知閣下何年何日會跟大家說,地球其實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