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護士專業化何去何從/重開護士學校之我見

圖:蘋果日報

時至今天,對於「護士是否為一個專業」這個費煞思量的問題,我一直都未能找到一個很確切的答案。根據過氣的社會定型(Stereotyping),護士,意即醫生的助手,但如此就可以算是專業了嗎?甚麼才算是專業?專業一詞其實很難界定,我看到網上的一些問卷調查,受訪的護士要就何謂「專業」作定義,其中涉及數個主要的核心準則,有長期培訓、專有的醫療準則、擁有高尚人格、為社會的福祉著想、擁有一定的自由度去管理醫院的政策和運作等等。

我的定義比較勢利,也比較簡單。如果你的工作崗位能輕易從市場得到填補的,那就不算是一個專業。

護士的缺失能夠輕易從市場找到填補嗎?現階段,不可以。由於四處也說是「護士荒」,但甚麼是護士荒?其實在香港,護士荒這個問題由盤古初開便已經存在,只是不同時期的政府選擇承不承認罷了。其實很輕易查找一下歷史,你就會發覺有一段時期,在2000年,政府推行護士專業學位化,把當時的護士學校關閉,但沒有相應提高大學學額,這引致每年新畢業的護士大幅下降至只有六百人。即使這樣,那六百個畢業生沒有全然被政府醫院聘請,有一部分的畢業生就要面臨一畢業就等於失業的窘境。難道那陣時就沒有護士荒了嗎?這當然不是。只是政府想要節省開支矣,但其後2003年,香港爆發SARS疫症,護士荒這問題被重提,政府才急急忙忙補救。

相關部門從來未敢定義「合理的護士與病人比例」,拿現在香港護士與病人的比例來說,比例會因不同部門會有很大的迴異,以一個普通內科病房為例,日間的護士與病人比例大約是1:8-12,晚間就是1:20-22,這個數字遠比起外國標準1:4-6高出很多,但這對政府來說能夠代表甚麼?這根本沒有代表甚麼。

情況就如民間團體致力爭取普選要符合「國際標準」。北方的獨裁政權看到了「國際標準」四個字,他們應該會拍著檯,笑得合不攏咀,然後就聳一聳肩,曖昧的說一句:「他們不了解國情,也不了解『一國兩制』。」說得多曖昧,說得多淺白。

要緊記,所謂的「護士荒」是根據政府的財政狀況、與內部的行政討論後所生成的產物,他們對「護士荒」這一詞有著最後闡釋權,一切都是政府權衡利益後的數字遊戲罷了。

眾所周知護理教育政策一直缺乏長遠規劃,昔日2000年,政府關閉護士學校,說是推動護士學位化;到了2008年,政府重開護士學校,說是彌補日漸嚴重的人手空缺。這無疑是走護士專業化(professionalization)的回頭路,加上近年,從不同渠道,包括副學士,護士學校,所畢業的人數愈來愈多,比對起2000年,每年護理系畢業生數目是600,去年2013年就急增至接近2200人,升幅有接近3.6倍。要知道「護士荒」是一個浮動的概念,要時是這條線在移動的時候,又會有可能產生「過剩」的護士人力。

當年護士學位化的原意是推動護士專業化,學位化提高了入學的門檻,這能進行相行重質量的訓練。現在降低了門檻,我是親眼見證很多來自護士學校的學生,有些連基本的英文基礎也沒有,有些就基本的生理常識也沒有,最後他們也能成功畢業取得「專業」資格,這些良莠不齊的畢業生令我反思,我的工作是否真的是一個「專業」?我想不通,也不明白。這種重「量」不重「質」訓練模式,最後賠上的,除了是我們行業的尊嚴外,日後最大的犧牲者將會是病人本身。

我首先聲明一點,我無意帶頭去牽起行內有關護士學校畢業生、副學士畢業生、與大學畢業生之間「數」與「質」的爭論與矛盾。我承認我也見到很多很不堪入目的碩士畢業生,也見過很多畢業後仍孜孜不倦進修自己的護士學校畢業生。我這樣「一竹篙打一船人」的評論,用以針對個人是不公平的。再者,我並沒有資格去評論有甚麼才是 「好」護士。

但我想你們知道,我立論的前置是基於市場原則,試想想,當誰也可以取代得到你的位置,你有甚麼價格可言?學歷或是香港的考試制度就是一個白色罪惡(necessary evil),提高門檻,把人分級分等,再將較有素質的少數人分出來,進了較有素質的訓練。你要是質疑我的立論本身,那你就是要挑戰整個教育制度的不公平性。

要提高護士的自身價值,行業的尊嚴才能有望得到維護。當底線都變得模糊,失卻了應有的棱角時,有誰會尊重作為護士本身的你。

當日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取代你的位置,根本談不上甚麼專業。

參考
問卷統計—護士專業化
香港護士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