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編輯室周記:情報行動雖膠 影響不容輕忽

圖:蘋果日報

學聯宣佈將於9月22日罷課一星期,抗議人大就政改落閘。在反佔中簽名及八一七反佔中遊行「鬧劇」後休息多事的「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也復出行動。新一輪的行動名為「學校家長救救孩子」。大聯盟設立熱線收集「情報」,讓「知情市民」就組織罷課或佔中的學生、人士提供資料,並將有關資料提供予學校、家教會及教育局並予以公開。毫無疑問,這是新時代的「文革運動」,鼓動紅衛兵提供「資產階級」資訊以作公開批鬥。雖然面書上「笑膠」聲一片,但筆者實在「笑唔出」。

我們不難想像這個是什麼劇本。其實組織罷課的學聯及學民思潮,以至參與罷課的教師、學校名單等等,有關資料根本不難找到。眾多組織罷課的師生,根本不是什麼「幕後人物」需要調查,反而是他們以真實姓名參與聯署,以真面目在校門、街頭派發傳單宣傳政改等。「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這個所謂收集情報的行動,雖然一如早前的反佔中系列行動般錯漏百出,如《破折號》訪問香港人權監察主席莊耀洸所言涉不當收集個人資料,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中大學生會會長張秀賢亦撰文提到「情報行動」違反中國有份簽署的國際公約。然而是次收集「情報」行動至少有兩大作用,實在不可不察。

10647227_691633784251768_3842076979275824210_n
圖:破折號

第一,「情報行動」給予教育當權者一個「程序化」的原因跟進罷課的師生。大聯盟表示一旦收到就某一間學校兩個以上的情報,便會通知學校、家教會及教育局。這個將公開資料轉化為「投訴」的過程,先由市民、校友透過大聯盟熱線提供一些廣為人知的公開資料,由熱線充當爛頭卒向學校舉報,學校則可由此獲得一個「跟進」的理由,聲稱「收到投訴」要「處理」。學校不需要直接處分被投訴的學生、教師,只須單單召見、發聲明等,已可達滋擾效果。至於在兩年前國民教育爭議一事上,我們已清楚見到各區各校家長教師會早已被「河蟹」統戰,一旦學校不方便出手,便可以由家教會打前鋒,發聲明譴責學生,由家教會要求學校跟進等。

第二,搶佔新聞時段「燒時間」。策略一如反佔中行動,以密集式甚至「騎呢」的行動,每日向傳媒的編輯室轟炸,搶佔大眾媒體的新聞時段。反罷課的媒體自然會大量引用其資料,如熱線「收集」到的投訴數字如「反佔中」簽名般節節上升、多少間學校/家教會已展開行動等等。即便「中立」的媒體也要採訪大聯盟作平衡報導。他們亦不會介意facebook上充斥各種他們謬論的改圖及言辭,因為這同樣可以起到轉移視線、「燒市民時間」、混淆訊息的效果。透過這種媒體操作,至少可以在罷課期間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令傳媒的報導不致全面倒向報導罷課情況。更理想的自是在媒體及輿論上形成一種社會各界不滿罷課、佔中的效果。

兩年前的國民教育爭議,十八區家長教師會空群出動支持國民教育,全港家長也被這些家教會代表了。爭議過後,全港有多少個家教會被「解放」了?傾向支持民主派的市民長期缺席公民社會基層組織,容讓建制力量在地區及各個板塊不斷坐大,進佔一些「代表」的位置。人大落閘後,「一個時代的終結」、「公民抗命時代來臨」之聲不絕,我們能真的適應這個變化,在民主運動上付出更多嗎?說的不是是否參與罷課、佔領中環,而是我們願意從身邊每一件事做起嗎?以參選家教會為例,它並不違法,可是相對於佔領中環,哪一個需要付出時間、心力更大?這是一個難以簡單回答的問題。面對今次反罷課、反佔中的「情報行動」,我們可以如國民教育期間以校友、家長等身份向學校要求不要推行此科目,然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紙媒「河蟹」日增,「膠聞」平衡報導、沖淡消息的功能愈來愈強,這與網絡是兩個世界。找天早上試試放下手機,走進一些滿是觀看傳統報章、免費報紙的快餐店、茶餐廳,看看紙上都寫些什麼、食客都在談些什麼,便知道大聯盟的威力。

「情報行動」將會是一場將全港教育界捲入反佔中的浪潮,各位準備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