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佔中之後

八月底,中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行政長官普選關於的決議出來,確立這是一個篩選的假普選。許多港人說,這是香港民主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這個結果其實是眾人預料之中,但真正的衝擊不只在於2017年的真普選落空,而是一個新的氣氛出現:許多人都表示,八十年代初期以來的民主回歸論是徹底終結了。

民主回歸論是八零年代初期,面對中英即將談判,一批青年人提出的一個新論述:他們肯定香港脫離殖民統治、回歸中國,也期待在這個過程中,有機會建立一個香港的民主體制,甚至對中國改革有所期待。中大和港大學生會甚至分別寫信給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而趙紫陽竟然也覆信兩大學生會,在給港大的回信中具體提到:「將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即你們所說的『民主治港』,是理所當然的。」

這個民主治港的理所當然,在香港引起熱議。當時香港主流意見是「維持現狀」,而「民主回歸論」──不論是支持回歸或者要求民主──其實是社會少數意見,沒想到卻構成後來香港三十年主要的政治想像:在一國兩制下,等待基本法規範的普選實現。

但在八月三十一號當晚,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等學者上台宣讀《致全港市民書》就指控北京背棄了自八零年代年以來「民主治港」的承諾,讓他們一代人夢醒。中文大學教授蔡子強的評論文章也指出,這個決議確認民主回歸派已經落幕。他有朋友說:「說30年過去了,或許大家真的是錯了。」

年輕一代、被視為溫和民主派的學者方志恒在決議前日也為文「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說到「人大決定,標誌著八十年代以來「民主回歸論」所代表的改革主義路線 —— 一種對中國改革抱有希望、對香港回歸後逐步發展民主的樂觀思潮 —— 已經正式壽終正寢。今後香港民主運動何去何從,是走上全面抗爭的道路,抑或是演變成本土意識運動,短時間內也許仍未有定案,但任何的對話、改革、中間、溫和路線,都已經走到盡頭不可能再繼續下去。」

更年輕一代,仍是大學生的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說,「過去三十年,香港人為爭取民主,幾乎所有方法都用過,我們做了幾多次?做了三十年,對話,遊行、集會,談判都試過,但京官只是不停講大話,「循序漸進」不是落實普選,是循序漸進剝奪港人的自治。我們迎接的是全面抵抗、全面抗爭的時代!」

問題是,如果過去三十年的民主路線失敗了,那麼新的路線是什麼呢?在行動上,會有更多的激烈抗爭,甚至不合作運動;在論述上,有人認為本土派勢必興起,但這個本土派意位著什麼?

現在的本土論述確實希望與中國切割,但是如何切割並沒有具體主張。「港獨」還是極微少數的聲音,學聯的青年似乎開始主張「自決」──「香港人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而這應該有潛力成為一個有號召力的主張。至於更具體的是否挑戰基本法下的中港關係的框架(畢竟一國兩制已死),乃至其正當性,要求修憲/制憲(意指基本法),恐怕都是「後佔中」時期可能會進入香港公共論述的新議程。

對香港政治來說,確實是一個時代的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