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後「民主回歸」的民主運動前路

人大常委會通過了超強硬的政改框架後,方志恒和蔡子強二君先後在網絡和《明報》宣告民主回歸派的路線走到盡頭。兩人在痛悼民主回歸路線時,字裏行間流露着對政治空間會由排外本土勢力取代的擔憂。誠然,由 於當年民主回歸派的出現與民族情感不無關係,這條路線的失敗有可能會令到泛民主流力量搖到鐘擺的另一面,由敵視大陸政權和人民的「本土派」取而代之。但民 族情感是否民主回歸派的主要敗因呢?

疏於組織群眾才是敗因

中共在大陸實施一黨專政,在香港則藉多年的工作攏絡了所謂「土共」 以外的不少勢力,並與其組成管治香港的盟友。中共一方面忌憚在香港搞真普選會對內地民心有催化作用,同時也要保障其盟友在港的政治經濟地位。換言之,在香 港落實民主就會動搖既得利益。而蔡子強在〈路走到這裏分手:民主回歸派的落幕〉一文中寫道,民主回歸派的爭取民主的方式是「希望中港雙方能夠在民主發展這 個課題上,開啟良性互動,逐步增加彼此間的對話、了解和互信」。我們不用排斥對話,但沒有足夠群眾力量在背後支持,令社會力量的分佈出現變化,又怎能迫使 既得利益者妥協?我無意指摘所有的民主回歸派都沒有做好群眾工作。但無可否認的是,組織群眾並不被民主回歸派視為重要的一環。這才是民主回歸路線難以爭到真普選的主因。

無民族情感也要改變大陸

搞清楚民主回歸的敗因,我們就可審視香港民主運動的前景。就算是死硬的本土派也難以否認的政治現實是,大陸執政者的取態是香港能否有民主的關鍵。未來香港的民主運動如果走上了排外本土的道路,它不但會令中共有更多藉口在香港加強鎮壓力度, 更會令香港的民主運動在內地得到更少人的同情。因此,立足香港的我們,就算不帶民族情感,也不得不繼續支持大陸的各種進步力量,務求大陸的社會力量改變最 終會令到大陸的政治走向開明和進步。「反攻大陸」當然會面對很多困難和風險,但在香港實踐所謂的「城邦自治」或者「港獨」也絕不會比改變大陸容易。况且, 若然大陸在未來因為經濟危機或者派系鬥爭而出現政治劇變,大陸存在着一股進步的力量無論對大陸人民還是香港來說都極為重要。

建立進步政經綱領

回到香港,我們要正視的是,縱使反佔中運動儼如鬧劇,但香港的保守勢力絕對存在。壟斷香港經濟資源的大商家要捍衛對自身有利的政經制度而反對真普選,我們當 然不應期待他們會良心發現。除了富人精英外,別忘了去屆立法會直選中投票給建制派的選民有70多萬人,佔有效票數逾四成。這股力量肯定不是純粹以「蛇齋餅糉」就能解釋。值得一提的是,民主回歸派雖有民族情感,但其實他們向來的主要論述還是「民主抗共」——靠民主以捍衛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在這一點上,本土派和主流民主派並無分別,只不過揚棄了國族認同的前者不但視大陸的權貴為威脅,也視大陸民眾為仇敵。那些昔日沉默甚至是投票予建制派的中下層過去未有因為受到「民主抗共」的感召而走出來,又有多少會因為本土派那更極端的修辭而成為民主制度的支持者?

要壯大香港的民主運動,民主派除了要回到群眾之中做好組織工作外,實在有必要努力將民主政治和職場、住屋、教育以至社會保障制度的種種壓迫和不公連結起來,以吸納更多生活處處面對壓迫的中下層到民主運動的行列之中。只有深耕群眾、建立清晰進步的政治經濟綱領,透過各式各樣的運動來將被壓迫的99%引進民主運動之中,才能累積更大的群眾力量在未來的 政治博弈中迫使既得利益者妥協,為社會帶來進步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