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議會劃界】採訪手記:民政專員「專業意見」劃界 直接決定區選結果

【區議會劃界】採訪手記:民政專員「專業意見」劃界 直接決定區選結果

「Gerrymandering」是個詭譎多變的政治劃界遊戲,以劃界將支持者的有效選票盡量擴大,以及縮減支持對手的有效選票,結果自是對某些政黨選情有利。它既可以是「Packing」,將更多對手的支持者地區納入其鐵票選區,這樣再多的選票除浪費外也不會帶來更多議席;亦可以是「Cracking」則指將支持對手的選區分拆入其他幾區,令這些選票不能有效集中。若在單議席單票制下,只需在每個選區經計算後劃出支持者多過另一方的選票的分界,整個議會便可足以某一兩個政黨把持,使政黨的總得票比率與所得議席並不相稱。

正式諮詢期短

首先,選管會在今年7月頒定選區劃界臨時建議,惟選管會在此之前並沒有其他正式諮詢程序。理論上,若是參考其他政策倡議程序的做法,它不應直接以此劃界建議去作出公眾諮詢,而應在藍本推出前向地區作首階段公眾諮詢,在推出後再作第二輪的諮詢。

選管會公佈初步劃界建議後,便會舉行諮詢會,然而對於改劃、新設選區的理據,選管會的闡述卻相當含糊,根本沒法弄清楚其邏輯。選管會「說不清」,辯論亦無從展開。

根據目前的工作流程,選管會在年底會決定最終劃界,距離下年區議會選舉時間不足一年。這對地區候選人而言,地區工作是日積月累的,只有不足一年的落區時間相當倉促,一般而言需要年半至兩年。另一方面,對於受劃界改動影響的區議員及公眾而言,諮詢由公佈起只有為期30日的諮詢期,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選區的劃法是否恰當不是件易事,亦不利於他們去搜集相關人口數據及其他資料,對建議作出修訂。

這個諮詢是否真的希望聽取意見?

正式諮詢期前的「工作」

不難想像,提出初步劃界建議之前,選管會必定有大量準備工作,並擬定初步劃界,新增及取消那些選區。問題是,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根據2011年選管會的報告書,內裡有整整一個章節提及這個工作流程。第三節的「協作部門」最為要緊,原來擬定初步劃界,規劃署、地政總署以及最受爭議的民政事務總署均有角色。

規劃署須擬定各區人口預計、地政總署則製備地圖,詳細至每街段的人口數字,這兩個部份仍屬「技術性」,爭議不大。

民政專員角色可圈可點

相反民政事務總署的職責,則「空間甚大」。原文是這樣形容的:「各區民政事務專員為劃界工作提供強大支援。各民政事務專員對轄區內各選區的社區特色、地方聯繫及實際發展等均有掌握,為選管會的劃界工作提供了甚有價值的意見。」

民政事務總署的上司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是曾德成。民政專員近年一直被指為與建制派合作無間,今年的一宗醜聞,民選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竟在民政處配合下被抬離會議廳。各區民政專員會否事前「通水」,或是就「社區特色」提供甚麼意見,便有相當大的操作空間。

公眾無從得知部門資料

本來由政府部門協助選管會秘書處擬定劃界,行政上並無問題,問題是這些資料均不是公開的。劃界其中一個原則是要符合人口數目,民協譚國僑曾要求選管會提出按街段劃分的人口數據,以對劃法建議提出較佳的修訂,卻遭選管會拒絕。選管會拒絕透露這些數字,無疑是壟斷了劃界權。譚國僑便認為選管會此舉違反了「公開」原則,在「缺乏較詳細的人口數據」下無從了解各街區情況,「難以與選管會『公平』地商討」對劃界建議的修訂。

選區分界的工作原則列明了多項作出變動的原則,凡人口超出許可幅度的選區,劃界「均會調整」,除非有「社區獨特性」及「維持社區聯繁或自然特徵」的理據而保持不變。但選管會在列出各選區劃界的考慮因素時,不少選區如觀塘麗港城區人口偏離達45%,卻「鑑於社區完整性﹑地理交通和地方聯繫」而未作修訂,亦有一些選區如油塘東則「為使該選區的人口能符合法例許可幅度」,將高翔苑其中兩棟劃入鄰近的翠翔選區,違反地區聯繫原則。實際操作時若然各準則有衝突,選管會怎樣對劃界作決定卻是相當模糊。

區議會直接影響立法會選舉結果

區議會雖然被定位為「地區諮詢組織」,刻意褪去其政治色彩及免除實權,但作為與居民接觸最為直接的地區組織,樁腳效應及政治動員的影響能力卻相當深遠。在剛過去的817反佔中遊行中,各地區有組織的動員可見一斑,遊行中亦不乏飄揚起建制派區議員的旗幟。政治動員外,更明顯的是在立法會選舉表現出來的「樁腳效應」,過往一屆立法會選舉中,九龍西由被指蒙受中聯辨配票祝福的梁美芬跑出,事後統計她表現高於平均得票率的26個票站中,當中有高達八成是有地區樁腳的。落敗的譚國僑在民協扎根多年的深水埗取得逾20000票,而沒有樁腳的油尖旺卻只得約2000票覷,譚國僑明言樁腳對選舉結果「影響好大」。

黃偉國:小選舉才是橋頭堡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教授黃偉國認為,區議會地區工作的政治影響「不能忽視」,「否則政黨難以落到地區」。他指出,這些樁腳能夠「明正言順」設立地辦,透過海報及舉辦活動幫助政黨進行宣傳,又與居民取得聯繫,是「政黨在地區中中活動的核心地帶」。早前不少反佔中橫額被指違法亂掛,後來各區建制區議員隨即迅速以他們名義撒換。

區議會亦有利建制派藉舉辦活動等與建制地區組織合作,提供豐厚資源來養活不少衛星組織。 對於過往區議會投票參與率一向偏低,不少選區其實勝負的得票之差只是相差數十票,江貴生認為,「大家都不重視區議會,但其實小選舉才是命運成敗的橋頭堡」。

【區議會劃界】選區先取消再重設 疑阻泛民議員連任
【區議會劃界】劃界助建制 公屋撥私樓溝淡泛民選區
【區議會劃界】選管會疑針對泛民 助建制收復劉江華老巢
【區議會劃界】「泛民選區」遭一拆三 明益建制派

記者:Trista 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