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詩經》學比喻

讀《詩經》可以學很多修辭格,而且比坊間林林種種的修辭學書管用、有趣多了,例如比喻。拿陳望道的《修辭學發凡》為例,他就這樣解釋比喻:「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食物來比擬這思想對象的,名叫譬喻。……這格的成立,實際上共有思想的對象、譬喻和譬喻詞語等三個部分。」陳望道對比喻的定義,連同他對類型的劃分(即明喻、隱喻和借喻),論述嚴密分明,如今已成學術界常用的教材。不過,如此學修辭,閉門考試可以;寫詩填詞則未免緣木求魚。作家運用修辭,根據的是自己心中藝術創作的需求,而每次創作根本沒有什麽規則可循。什麽時候用明喻,什麽時候用隱喻,修辭課不會教,也教不到。當然,我不是說修辭學沒用。它有用,但不在寫作時有用。那一刻,需要的,是作家對題材和文字有過人的敏感。這一點,如果真是要從修辭入手,還是要大量閲讀前人作品,培養自己對修辭的感覺。

講比喻,《詩經》就有好多。粗略來説,大致有兩種,一是通篇皆比,例如〈魏風.碩鼠〉,首章是這樣:「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全詩三章,均是反覆描述貪得無厭、不知回報的碩鼠,以此比喻貪得無厭的統治者。比喻從開首一直貫穿到篇末,令詩作富有寓言的味道。這種用法,新詩一樣有,也帶點迷離夢幻的感覺。例如羅樂敏的〈會有一束光〉,那一束光就是從頭到尾出現三次之多:

會有一束光,從指縫溜進
輕閉的眼瞼,你說面前
是甬道的盡道,一扇門
即將打開,後面是顫動的海
茫然無向的天空

然後呢,會有一束光
穿過等速的、積疊的雲
穿過榕樹的葉蠟,穿過玻璃大廈的
雙重玻璃,一只未滿的水杯
杯口的舊茶留住了半片光
書頁上浮掠著另外半片

在措手不及的時候,會有一束光
如細長的葉展開滑溜的刀口
輕輕地在你我臉上雕刻出
千面一相,趨近路人

不過,這種比較統一的用法,新詩已經比較少見。代之而起的,就是一首詩裏由一個中心比喻出發,旁及這個比喻詞的其他側面。就像暮夢的〈茶〉: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
人學會了把萎葉
困於包裏
迫它哭出
那叫茶的恐懼

你不明白
苦澀的由因
在嬌花開得更燦更爛以前
它已被無聲摘下了

全詩從「萎葉」、「茶的恐懼」、「苦澀」、「嬌花」到「摘下」,都是圍繞「茶」這個意象來展開鋪陳。誠然,它與〈碩鼠〉的經營手法不同,〈碩鼠〉是「碩鼠」這個名詞作爲喻依不斷出現,但暮夢的詩篇則以茶這個喻依作中心,擴張到茶的不同部位,類近借喻。

第二種比喻就是局部的比喻。最簡單的,就是在喻依之前加「如」、「若」、「像」等詞,從句子結構來看,屬於肯定式。例子有〈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段描寫衛侯夫人美貌的名句就是用了比喻。黃晉的〈花與草〉也喜歡用這種局部的比喻:「害羞草旁長了些紅玫瑰/像溫熱的心/像桃紅的臉」,簡單、直接,對初學者來説無疑是豐富作品意涵的好方法。

〈衛風.碩人〉比一般用比喻的作品另有一個不同之處,就是全段用了四個「如」字,各緊貼一個喻詞,一氣呵成,令人目不暇給。錢鐘書將這種在一片作品裏用多個喻依描述同一個喻體的叫做博喻:

「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稱道的莎士比亞式的比喻,一連串把五花八門的形象來表達一件事物的一個方面或一種狀態。這種描寫和襯託的方法彷彿是採用了舊小說裡講的「車輪戰法」,連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應接不暇,本相畢現,降伏在詩人的筆下。

新詩都有類似的比喻法。不過,句子的結構就相對複雜一些。例如曾雪儀的〈茫茫〉,都是連用四個「如」字,但隨後是一個描述句,指涉的則是一種心理狀態:

你雙眼累累盯住屏幕直至確定沒有他的近況更新
欠缺一張照片還是浮現了他的一張臉
數不清上次和下次踫面的日子
如走失的孩子徬徨從此見不到母親
如失靈的黑盒乘客無聲消失
如躲於暗角的鑰匙流放你在街頭
如耳朵從右邊向左邊呼喊但聲音不懂轉彎
如頑強的意志向飢餓的肚腹宣戰禁止吃下一口吊命麵包

一般讀者以爲比喻就是用來讚美,其實不然。錢鐘書就說過比喻其實也有好壞、正反之別:「同此事物,授為比喻,或以褒,或以貶,或示喜,或示惡,詞氣迥異;修詞之學,亟宜拈示。斯多噶派哲人嘗曰:『萬物各有二柄』(Everything has two handles),人手當擇所執。」〈邶風.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太陽與月亮一般是比喻美好的事物,但這裡寫到日月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表達妻子與丈夫不能團圓的苦況。黃晉的〈花與草〉中,有紅玫瑰與白玫瑰,各自承載的意涵正有上述一正一反的差異:

害羞草旁長了些紅玫瑰
像溫熱的心
像桃紅的臉
鮮艷的紅是華麗的衣裳
使人注意花的存在
鮮艷的紅是浪漫的畫筆
豐富了滿園的色彩
嬌小的身體在幽香中散放幽香
搖擺
靠近
彷彿送上一呈甜美的酒
含情的
醉倒了人

……

漸漸長了些白玫瑰
以往熱情的艷紅淡了
白得神聖而孤高
像天邊的雲
有觸不及的距離
有些潛在的冰冷的刺
有意無意的
刺出了傷口
淌下了
情感的血
回憶的淚
交疊的白有點像霧
迷糊了
曾經可見的路途

因爲顔色不同,玫瑰的意義也隨之改變。由原本的善,換成後來的惡。

可見,喻依與喻體的關係很多時要靠上下文來推敲,那麽,一個喻依又可不可以有多個喻體呢?當然有,在古代更有不少例子。例如鏡,在《詩經》可以比喻包容,如〈邶風.柏舟〉:「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但在《淮南子》則指善辯善惡:「夫鏡水之與形接也,不設智故,而方圓曲直勿能逃也。」關天林〈瓶中信〉有一個比喻可算是這類用法的例子:「我的鞋在發臭。海洋就是一隻/脫不下的大臭鞋。」海洋在平日生活中都是與正面、美好的事物連結在一起,詩人如此一反成規,倒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讀《詩經》,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中比喻的不同用法:有些是一個喻依比一個喻體;有些是多個喻依一個喻體;有些是喻依可以比正反兩極的意義;有些是一個喻依比多個喻體。在文學寫作中,喻依與喻體的結構、關係,並不是那麽死板,而是任由作者隨意揮灑。日常語言的比喻則多是一對一,原因在於兩者使用比喻的目的與意義彼此不同,錢鐘書就曾經這樣說:

《易》之有象,取譬明理也,「所以喻道,而非道也」(語本《淮南子•說山訓》)。求道之能喻而理之能明,初不拘泥於某象,變其象也可;及道之既喻而理之既明,亦不戀着於象,捨象也可。到岸捨筏、見月忽指、獲魚兔而棄筌蹄,胥得意忘言之謂也。詞章之擬象比喻則異乎是。詩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捨象忘言,是無詩矣,變象易言,是别為一詩甚且非詩矣。故《易》之擬象不即,指示意義之符(sign)也;《詩》之比喻不離,體示意義之跡(icon)也。不即者可以取代,不離者勿容更張。……取《車攻》之「馬嗚蕭蕭」,《無羊》之「牛耳濕濕」,易之曰「雞鳴喔喔」,「象耳扇扇」,則牽一髮而動全身,着一子而改全局,通篇情景必随以變换,将别開面目,另成章什。毫釐之差,乖以千里,所謂不離者是矣。

日常語言,類似《易》,比喻只是過程,並不是目的。對方明白了當中所指的道理或事物,那個比喻就不重要了,所以爲了易懂,比喻的結構當然是愈簡單愈好。但是詩不一樣,比喻不是過程,它本身就是目的。如果讀者只是執著作者那些比喻說什麽,文學也就不成文學了。為作品找恰當的比喻,正是創作的任務。

作者:黎漢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