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廢棄教堂中尋找香港教會足跡

最近多了些地點探索,一直未有時間寫稿,所以遲了。此外也在籌劃其他和廢墟有關的事務,希望可以和大家多些交流。之前寫了兩篇日本廢墟的介紹,今次回到香港談一些關於荒廢教堂及基督教會的歷史。

筆者本身不是教徒,但很喜歡教堂的氣氛,曾在聖誕,到冰島首都的Hallgrimskirkja大教堂(那個沒有荒廢 XD)聽聖誕禱告,所以對廢棄教堂也情有獨鍾。在香港,中區有不少莊嚴的大教堂,但也不及新界的廢棄教堂吸引。教會在香港已有百多年歷史,教會與香港發展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浸信會、聖公會、巴色會、循道會及其他公會在港辦學、開設醫院、幫助新界偏遠居民,對香港民生有很大助力。

過往教會在西貢區有不少傳教工作,早在18世紀已經開始,比較出名的鹽田梓聖若瑟小堂,至今亦有村民打理。其他地點如深涌、赤徑、糧船灣、浪茄、高流灣也建有教堂,總數達十多間。當時的教堂除了傳教,同時會附設學校,為村中居民子女教學。現在,因為村落人口流動,村民到市區工作,居民少了,教區把小型教會合併,令很多鄉村教堂荒廢。

除了西貢,另一個較著名的教堂算是馬鞍山教堂,因為當年馬鞍山礦場而令馬鞍山村人口增加,教會在這裡建了兩座教堂,另有學校及診所,贈醫施藥。多年前馬鞍山教堂荒廢後,就有不少攝影者非法闖入這裡拍攝,破壞了村民的寧靜生活,令村民十分不滿最後封閉了教堂。

元朗八鄉過去也是教會傳教的重點,鄉村間興建了不少教堂,當中有些已近百年歷史。其中在八鄉金錢圍,就曾發生過因為村民篤信天主教,而把祠堂屋頂加上十字架,改為教堂的事,時至今日祠堂以列為古蹟,也回復了祠堂本身的用途。

在尋找各大小荒廢教堂中,有些還有歷史可尋,地點比較容易找到。但有些年代久遠,連村民也不知正確位置及歷史。走進教堂,保存完好的,有十字架及聖經,莊嚴的氣勢還在,只是不再有信徒。但有些屋頂倒下,或只餘四面牆,彷彿是因為完成了歷史任務而走進永遠的沉寂。

香港的荒廢教堂和外國比,沒有宏大的氣勢,卻有鄉間小教堂的嬌小和別緻。小巧的內堂,彷彿感受到以住神父對村民的關懷,甚至在異地獻出生命。過往,外國的神父也可為本地人付出那麼多,為什麼現在某些人卻要把本地人當作敵人欺壓?

註:所有相片為荒凝止息所拍攝,絕不會轉載偷相

荒凝止息
從九龍寨城到軍艦島,再由冰島回到南丫島,荒凝止息致力於研究及以傳統拍攝方式記錄本土荒廢之地,近年遊走於世界各國,與外地研究者交流。更開設 facebook 專頁,與同好分享作品。正如本會宗旨「以傳統攝影觀察人類放棄的空間,捕捉浮遊於箇中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