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佔中議題在大陸的地下傳播

文/慕容超
(泡泡特約撰稿)一個國家宣稱對一個城市和地區擁有完全的主權和治權,但是對這個城市和地區所發生的針對國家的反對運動,完全禁止公開報導,阻絕這個國家的民眾了解這個城市和地區的真相。這在21世紀的今天,就是一種輿論殖民主義,而這一幕就發生在現時的香港。

香港這次掀起的佔領運動,是學生沖在前頭的,“佔中運動”的發起人28日凌晨在學聯佔領的現場宣布佔中正式開始。這一夜,香港無眠,等到防暴隊釋放釋放催淚瓦斯,佔領運動一下子升級,全香港人都在討論,全世界(非大陸)的媒體也都將目光放在香港。

中國對占中的“輿論殖民主義”
大陸所有的媒體對於香港佔中運動全部屏蔽,報紙上沒有文字、電視上沒有畫面,媒體機構所掌握的所謂新媒體上也不見任何報導——香港佔中運動在大陸媒體上“消失”了。

對占中運動的屏蔽,符合大陸媒體一貫奉行的宣傳部禁令政策。在這種禁令政策下,只有少數擁護性質的正面報導或者在特定情況下用來引導輿論的報導和評論允許出現——但是對於香港反對派的聲音,以及香港的全面情況,則給予嚴厲的信息管控。

對占中運動的處理,恰好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議題的信息處理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在大陸的輿論環境裡,片面地、重複地播送中央的聲音和意見,刪減來自香港的真實信息,通過這種絕對不平衡的信息輸送,鞏固大陸對香港的印象,維持理解上的偏狹角度。

問題在於,黨嚴厲控制下的報紙、電視和網絡媒體並不能代表信息流通的全部渠道。香港佔中運動的信息在微信和微博上快速、大量地傳播,這就勾勒出一幅公共傳播的畫面:報紙電視都被冷落,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閱讀、轉發和悄悄談論香港佔中運動。

微信和微博在香港佔中運動的議題傳播上,也有不同。微博上短暫地充滿了不加分別的各種佔中信息,但很快地,那種讚揚佔領運動、批評港府及中央對港政策的圖片、文字和評論受到監控,遭受刪除;而一些香港本地舉辦的歌頌國慶、批評佔中的聲音則安然無恙。

與微博相比,微信在佔中運動向大陸傳播上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微信朋友圈分享的佔中信息非常及時、幾乎與運動同步,學生、現場、警隊、目擊者等各種消息來源都有較充分的傳播。尤其是在熱心公共議題的大陸活躍人士那裡,手機微信是他們了解佔領運動的可靠信源。

如果用中共喜歡的比喻來形容佔中的信息傳播,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好比是“輿論殖民主義”的紅區,不見一點聲音,控制的非常嚴密;但是微信猶如佔領區中的地下傳播運動,隱蔽地抵抗強大的輿論殖民意志的侵占。輿論上的公開封鎖與地下突破,形成強力對比。

大陸民眾的分化
針對占中運動的“輿論殖民主義”,並非全無效果。對於那些依靠傳統媒體獲得信息的大陸人來說,他們因為無從得知佔中運動的全面信息,但是又因為能從朋友的閒談中獲得只言片語,這就增加了他們甄別信息與真相的困難,“香港很亂”就成了這種信息短缺下的印象。

認為佔中運動導致“香港很亂”,這種受到洗腦式信息處理方式影響的受眾,在大陸的人群相當龐大。他們會根據這種判斷,來認同中央政府對香港採取的管制政策。出於“大一統”的意識形態,他們​​更願意將佔領運動看作是分裂“祖國”的行為。

但是,這樣的人與那些在信息掌握上更加個人化、更有民主性、更有技術能力的人群形成了非常顯著的分化。這個情況表明,在如何看待佔中運動、進而如何形成看法和判斷上,更多地不是依賴書本知識,而完全取決於對社交及傳播新技術的熟練程度及親疏程度。

更多香港占领中环示威报道,点击泡泡網民報告的“What's Up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