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灰色利刃-反國教的終點與佔領的未來

這次佔領運動有別於過去所有遊行、六四晚會及反國教運動,是以市民自發為主幹的由下而上運動。由下而上的方式優勢在於靈活而且更有生命,即使沒有組織者的呼籲、領導及演說,甚至沒有主台傳遞消息,群眾亦能自發補位集合,自群眾被催淚彈打擊後,這種力量更見強力,同時讓一直主導運動的「佔中三子」顯得無力。可是,由下而上的組織方式也有其弱點,例如消息混亂(這兩天流言滿天飛)、氣氛或因欠組織而較渙散等。

佔領運動的發展不易估計,因為讓步及鎮壓對政府來說都是艱難的選擇,不過事實上政府的手段不止讓步與鎮壓兩種,佔領群眾必須提防假讓步,這手法有可能是瓦解佔領力量的灰色利刃。記得在反國教運動的最後階段,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主席胡紅玉建議特區政府擱置課程,最後梁振英宣布教育局不會以此作視學依據,但同時表示國民及公民教育是理所當然,故毋須撤科。現在回看這段歷史,我們可以說政府是確確實實地撤科了,但在包圍政總的運動後期,論述追不上運動發展,大量參加者搞不清楚是撤了還是沒有撤,結果不少參加者未搞清楚情況就撤離。簡言之,群眾未必能夠快速消化政府提出的灰色地帶方案,論述也未必能夠趕上運動發展,這灰色利刃或能瓦解群眾力量。

雖然學聯、學民思潮與和平佔中也有提出明確要求,但如果政府提出些有「創意」的假讓步方案(如延遲諮詢、重新啟動諮詢、與領袖對話等),或者只滿足部份要求(梁振英或某些官員下台,但不收回人大決定或加入公民提名),只要論述趕不上情勢發展,群眾或會頓失凝聚力。

運動維持得愈久,群眾的意志力一般會愈趨薄弱,對假讓步方案或會傾向妥協,因此需提防政府在週末突然亮起這把灰色利刃。另一方面,連有組織的自上而下反國教運動模式也不能追上事態發展及統合意見,依靠新媒體的由下而上模式就難更作出透徹分析,因為資訊雜亂,難以集中討論,遑論凝聚共識,並作出相應部署。

雖然這多少是由下而上模式的缺憾,但也有補救之法。雖然運動模式由自上而下轉為由下而上,學聯、學民思潮及和平佔中仍是重要的參與組織者,儘管他們的意見再不能代表群眾,角色也不如之前重要,但至少他們的意見會被廣泛流傳,他們不能放棄自身在論述上的影響力。然而,他們似乎由星期一開始漸趨沉寂,只是較高調的參與者。另一方面,既然是滿地開花,不論是組織還是個人也可以在群眾中間發表演說,以由下而上的嶄新方式建立論述,將擺街站的文化帶入人群,這比嘉年華式社運更有意義。群眾要警惕的不單是清場的威脅與暴力鎮壓,還有論述上的落後與薄弱。

另外,運動既是由下而上,所有參加者都有責任提出意見,包括批評某些發展方案。不過,希望所有評論都能轉化成有建設性的論述,而不是派別之間的攻訐,我相信沒有參加者會希望運動因為內耗而瓦解。在反國教運動中,學民思潮也面對很多派系的壓力,有壓力不一定只是壞的,也可以成為向前走的力量,但要讓批評轉化成力量,尤其在這個由下而上的自發運動中,每一個參加者都有責任。

我不是不相信群眾的力量及判斷力,但相信亦不代表我們只能消極地等待及迎接改變。我們的敵人,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