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重塑「遮打革命」的博弈想像與可能性

戴耀廷於2013年1月30日在《信報》上,首次提出了以非暴力公民抗命的「佔領中環」方式來實現香港落實真普選的可能,當時他清楚表明整個行動是一場博弈,並指出:「建議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所有人,包括香港人、公民社會的組織、泛民主派、建制派、特區政府內的上、中、下級官員、北京政府,在行動進行的各階段的互動反應。」因此佔領中環的本真意涵是一場香港人與執政者的博弈,但當一年多後的今天運動的核心價值開始漸漸被淡化,作為運動主體的群眾將己方博弈的底線逐漸收窄,這場博弈已經不能稱之為博弈。

博弈的最理想成效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以及風險成本最小化的過程來達成目的,故博弈一定需要冒險;博弈一定不能顧及左中右各方面;博弈一定會對社會經濟及秩序有破壞性的影響。如只看重利益最大化,而完全忽略了風險成本的存在,這場運動註定會失敗收場,既然現在發動全港大罷工大罷課的可能性已經愈見式微,我們更應該是時候要重塑這場公民運動的博弈想像。

是次「遮打革命」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影響肯定不是破壞社會正常秩序的巨大影響。因此,在當權者的盤算中可說是威脅不大。然而,現階段很多人都意識到運動發展下去,消耗最大的一定是己方群眾,換言之警方的消耗戰術亦會成功發揮果效。因此,現在的樽頸位並不是運動訴求被淡化、群眾群龍無首,缺乏大台指揮、物資與人力逐步被消耗云云,而是有沒有組織者願意帶頭為我們在這場博弈上增加更加大的政治能量,逼使當權者要向群眾妥協,以換取社會秩序得以復原,以及解除管治危機。

因此,筆者呼籲現階段擁有一定程度資源的組織,不論是學生組織也好,民間團體也好,以至於由民眾自發的組織,可以勇敢果斷的行出來,重塑這場公民運動的博弈想像與可能性,以公民抗命的佔領行動去癱瘓社會的正常秩序,從而對特區政府以及中央政府造成真正壓力,徹回落閘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