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討論不設前設」?| 從邏輯學預計跟梁振英談判的結果

「討論不應有前設」在邏輯上是個謬論,因為「要求討論沒有前設」已經是個前設,那你已經在對話前有前設,卻不許對方有前設,這不是霸道和不講道理嗎?

舉例,城中只有一家餐廳,只賣一個餐,大部份的顧客實在不想再吃了,跟廚師理論要轉餐,甚或要求改變廚師選餐的方式。廚師說我願意跟你對話,但前提是我照樣會煮現在的菜式。

面對著橫蠻不講理的廚師,一就比他更野蠻,否則多談也浪費口水。

可悲,不「袋住先」,不吃飯就餓死了。有人會堅持不吃,直到廚師讓步,因為他覺得作為一個人,不只是吃飽了就滿足,是要有原則有堅持,才有尊嚴。

十三億人也在這樣吃,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有選餐的權利, 又或者有人會這樣說, 只要開開心心吃飯好了,你為何在嘈?

是否因為之前的廚師煮得好吃,懂得迎合香港人的口味?雖然當時我們沒權去影響廚師選餐的方式,但亦不致有怨言。作為餐廳的顧客,是否有些權利被剝奪了而不自知?

但例子中的關鍵,是為何城中只有一家餐廳?為何只能賣一個餐?因為,背後有著集團勢力在操控著城市,廚師都有他的苦衷,基本上大家也沒自由。

【學術mode】

首先,需要討論,對話,是因為雙方在某個議題上的立場對立,且溯源是價值觀信念不同,自自然然會有不同的要求。問題在於雙方之間決策權力的分配,雙方的智慧與博弈。這需要更深入的討論。

「討論不能有前設」很貼近「理髮師會為自己不剪髮的人理髮」的困境,會衍生「雞先定雞蛋先」循環論證(明明是你先有要求卻不許人要求)的爭論。

在邏輯上有問題的說法,在現實中行得通嗎?

不知道,歴史告訴我們政治大多是不合邏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