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Rock the Vote:以音樂鼓勵青年投票

Rock the Vote:以音樂鼓勵青年投票

作者按:一些朋友思考佔領運動轉進的一個方式是鼓勵年輕人註冊選民,參與投票,明哥也提及美國之前一個結合音樂和鼓勵青年投票的組織Rock the Vote。我在2004年出版的書《聲音與憤怒:搖滾可以改變世界嗎?》詳細介紹過這個組織。今年正準備出此書十年增訂版,不久前也將此文增補許多內容。在此先貼出此文,希望對大家的思考有些啟發。

Rock the Vote:以音樂進行組織動員

Ⅰ. MTV世代

「我們給你參與政治和表達聲音的機會——這是美國青年集結起來為我們的學校、社區、工作場所,以及關於年輕人的文化議題而鬥爭的一環。」

這是美國一個結合音樂與政治的組織“搖動選票”(Rock the Vote)在樂隊10000 Maniacs單曲CD “Few and Far Between”內頁寫下的宣言。“搖動選票”是一個不具黨派立場的非營利性組織,其宗旨為「致力於保護言論自由、告訴青年那些深深影響他們的議題,並且鼓勵年輕人去登記投票,大聲說出他們的想法」。

1990年,由唱片工業成員組成的“搖動選票”成立。一開始是為了反抗八○年代以來衛道人士對流行音樂創作言論自由的攻擊和鉗制(見第六章),所以“思想審查是不合美國精神的”(Censorship is UnAmerican)成為創辦第一年的口號。第二天,針對美國年輕人投票率大幅下降的問題,“搖動選票”將活動重心放在鼓勵年輕人關心政治、參與投票。當年參議院開始討論一項《選民註冊改革法案》(National Voter Registration Reform Act),讓公民可以更容易註冊為選民[1],譬如可以通訊註冊,或者提供更多公共機關作為登記註冊地點。“搖動選票”積極參與推動此法案,如在R.E.M.、Lenny Kravitz、Red Hot Chili Peppers、Living Colour等當紅樂隊的CD中附上“給參議員的一封信”(Dear Senator)明信片,鼓勵年輕人向參議院表達他們的心聲。1992年徵募義工,在校園裏和演唱會上讓選民註冊,並製作一系列公益廣告,讓Eddie Vedder、Queen Latifah、Aerosmith在電視上鼓勵年輕人站出來。

積極參與“搖動選票”的女歌手雪莉可洛(Sheryl Crow)表示:「我最擔心年輕人不出來投票,對政治冷漠。認為政治與我們不相關絕對是錯的。如果你真的有意見要表達,那麼,第一步就是出去投票。」

結果是,美國年輕人改變了20年來的冷漠風氣,1992年的總統大選投票率比1988年高出百分之二十。這些成長於八○年代的MTV世代走出來註冊、投票,並且選出一位出生於嬰兒潮的總統——柯林頓。“搖動選票”的活動協助登記了35萬名新選民,並且讓兩百多萬的選民走進投票所。柯林頓當選後,在1993年簽署了這項改變選民登記制度的法案,並在簽署法案儀式上公開肯定了“搖動選票”的關鍵角色。這個通過音樂進行政治動員的組織讓所有政治力量都不敢忽視。

Ⅱ.撼動體制

92年之後,“搖動選票”仍持續鼓勵年輕人參與政治,並介入更多元的議題。1994年,他們出版了100萬份《撼動體制:寫給美國青年的保健指南》(Rock the System: A Guide to Health Care for Young Americans),因為健康保險是美國關鍵的公共政策。1996年總統大選,他們結合其他團體建立了一個組織網路“Youth Vote ’96”,印製了比較兩黨候選人政策的小冊子供投票參考。正如他們在包括10,000 Maniacs在內許多樂隊的CD內頁上所寫的:「「搖動選票」要借由大規模的投票掌握全國的焦點。現在,我們有機會去影響那些關於年輕人日常生活的各種議題:如言論檢查、健康醫療、經濟和教育基金。」

“搖動選票”的成功在於各種運動策略的結合,從與大明星結盟到持之以恆的草根工作。他們邀請明星拍攝廣告、在CD上介紹“搖動選票”理念、在演唱會或Lillith Fair、Lollapalooza等深受年輕人歡迎的音樂節辦選民登記,並長期與美國MTV頻道合作,包括舉辦電視演唱會、和MTV音樂獎合作、在MTV電視臺的新聞中開闢“選擇或失去”(Choose or Lose)單元等,深入分析候選人和與年輕人的相關議題,甚至做了一輛“Choose or Lose”號巴士深入社區。“搖動選票”的行政總裁就說:“許多年輕人不信任傳統媒體的選舉報導,但是MTV的‘選擇或失去’節目包含了與他們緊密相關的政治資訊。”

2001年他們進一步成立“社區街頭行動隊”(Community Street Team),廣泛徵召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加入,將他們組織成真正具有行動力的政治力量,在全美各地方創建草根組織、宣傳理念、協助選民註冊、發散小冊子等等。因為“搖動選票”的信念是:「真實、深刻而持久的社會改變來自有組織的政治行動,並且永遠如此。」

十多年來,“搖動選票”已從早期致力於關心言論自由和鼓勵年輕選民註冊投票的組織,擴展成一個全方位的倡議組織,主要議題包括環保、選舉經費改革、最低工資、教育、種族歧視、性偏好以及保健問題。

針對不同議題,他們採取分眾行銷的音樂策略。譬如2000年的總統大選,他們先是推出“Rap the Vote 2000”活動,鼓勵嘻哈族群去“註冊、投票、代表”(Register. Vote. Represent),並找了“吹牛老爹”(Puff Daddy)和LL Cool J拍攝電視廣告。又與同志組織GLAAD合作,針對同志族群討論相關議題。2003年Lenny Kravitz與“搖動選票”合作發行了反戰單曲《我們需要和平》(We Want Peace),在網站提供免費下載。2004年則針對女性推出“Chicks Rock, Chicks Vote!”的活動,邀請女性藝人如Dixie Chicks為代言人,呼籲女孩關注她們各種切身議題,並積極參與投票。

Ⅲ. 永不放棄介入

“搖動選票”每年頒發一項Patrick Lippert 獎給對政治和社會議題有貢獻的音樂人。長期關心社會議題的英國歌手Sting在2010年獲此獎項時的致詞發人深省。他說,不久前奧地利極右派政黨自由黨(Liberal Party)剛加入執政聯盟——這是二次大戰後在西歐首次有極右派政黨取得政權——他考慮是否要取消預定在奧地利舉行的兩場演唱會以示抗議。但是他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想到“搖動選票”的精神:“搖動選票”是要讓年輕人知道他們有權利去影響那些深深影響他們的議題,而產生影響力的方式是在政治過程中的參與和對話。

因此,他接著說:“我們不能因為我們不接受民主產生的結果而停止民主,而是必須通過參與、對話和理性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杯葛奧地利只會產生負面效果。如果我們仍相信流行文化有力量影響人們的思考、信念,以及他們選擇生活的方式,那麼自我摧毀這個實踐領域就是短視……因為你是放棄了那個社群中與你有共同想法的人。奧地利仍然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而大眾文化仍然是讓其社會保持開放的重要方式。我們不能放棄奧地利青年追求進步的理想主義和勇氣。他們需要我們的支援和我們的友誼。他們需要鬥爭下去,需要‘搖動選票’。

Ⅳ. 選擇或失去

2003年10月底,我的email信箱收到“搖動選票”寄來的一個活動通知。他們要和CNN有線電視網在11月4日於波士頓舉辦民主黨九位候選人的黨內辯論,並舉辦一個競賽,獎品是到波士頓的機票以及美國最著名的冰淇淋Ben and Jerry’s的一年禮券——沒錯,Ben and Jerry’s的老闆是著名的自由派。競賽項目是在網上把你朋友中還沒有註冊成為選民者,或是需要更新註冊的名單填上,填最多的人就可以得到這份大獎。

這就是“搖動選票”,他們總是以最具創意的方式推動年輕人介入政治行動。他們自主於任何政治勢力,由音樂人主動創造和推動,並結合其他社運或公益團體。

是的,你如果不去參與選擇,就會失去影響那些與你生活密切相關的決策機會。這是“搖動選票”要傳遞給青年的重要訊息。搖滾樂本來就是體現青年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他們希望能通過音樂的力量,把年輕人重新帶入政治過程,讓他們知道他們是有權力與有能力去參與去介入政治過程,並且改變他們的生活。
而這正是民主體制的基本精神。

[1]台灣是合格選民都可以在投票日直接去投票,美國選民則必須在每次選舉前去登記註冊爲選民。因此許多人可能會因爲註冊地點不方便,或是不熟悉註冊程序,甚至不願意多花時間在這種公共事務上,而不去投票,因此美國投票率一直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