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假如我是立法會議員……

假如我是立法會議員……

文:結束一桶專棄@ Celia Fung

本群組在星期三晚舉行了影子議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零票當選的立法會議員在三堆一爐撥款上表達意見,筆者嘗試以議員的身份發表「偉論」,以下為當晚講稿:

「對於今日討論是否通過擴建堆填區同焚化爐的撥款,老實說,對這個由2010年開始雙方不停爭拗及各執一詞的場境,我感到十分煩厭,會議在這四年時間花大量時間討論有關議題,但為何由過去到今天,我們不多花幾倍時間及精力探討如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 如何減少垃圾製造?

黃局長,平心而論,今屆政府在這兩年推行垃圾收費諮詢及試行計劃、玻璃樽及廢電子電器生產者責任制、膠袋徵費、惜食運動、改善回收措施等等,在減廢上的確有下過功夫,但無奈上兩屆政府在曾班子領導之下,環保部門在減廢上完全「Hea」住做,所以在這兩年或者未來數年,無論你再做更多工作,都只是執緊上一屆政府遺留下來的「屎」,但我拜託局長,面對當前的政治困局,以及每個局各自為政的劣勢下,即使面對再多的批評,亦要拿出最大的勇氣去面對,否則實在難以洗去環境局十多年的污名,亦難以給人只偏向硬銷末端處理設施的壞印象。

所以對於今屆環境局是否在推動減廢上亳無建樹,恕我未敢下如此草率的評論。反而我想問在坐各位議員及旁聽者,根據目前情況,是否街道上多放數千個回收桶、多幾數十億到回收業、多建數十個回收站、立即推出所有減廢政策就可以解決目前嚴峻的廢物問題?

我會記得,在旺角推行自備水樽斟水運動時,曾經詢問一位作為環境事務委員會的議員,能否在他們的物資站內擺放水泵及斟水設施,但需要義工每天或隔天到附近球場來回一至兩次斟水,但該名議員不停講述有多大困難,而且認為有市民捐水到場已經足夠。聽畢後難免眉頭一皺,平日在議會堂而皇之認為政府減廢不力的議員,覺得花十五分鐘時間到球場斟水難度極高,最難理解的是,為何能夠將依賴樽裝水的態度是完全合理化?撇除環保,你那些不要幫襯大財團的亮麗說話,難道只建基於理想,而不需要落實於行為之上嗎?

我亦都永遠不難見到,明明回收桶距離垃圾桶只是幾步距離,但市民總未會願意多行兩步,而要貪方便地將回收物放到「劉江華」便算。

既然大部份市民,甚至乎我認為的有識之士或關注社會議題的朋友,對於減廢回收分類依然放到如此低層次,我好奇怪為何我們今天的討論重點仍然放在「是否需要興建焚化爐及擴建堆填區」,而不是討論「香港未來應該要多起多少個焚化爐及擴建多少次堆填區」,才夠應付我們現今浪費得如此折墜的生活形態。

我懇請大家記得,今天反對撥款的議員,他朝在垃圾收費、生產者責任制及其他減廢措施需要通過時,不能再支吾以對,提出一百萬樣困難做藉口,否則,大家今日反對三堆一爐都只是一場「show」,並非真正為香港的廢物問題尋求出路。

其實今天在這個位置要我表示支持或反對,我感到矛盾,亦非常憤怒,以我個人的生活方式,相信未會令堆填區提早爆滿,亦未會需要動用192億興建焚化爐。但實情為,有部份商界及香港市民因為一直追求消耗型的生活模式,最後造成今天的惡果,迫令其他市民接受興建末端處理設施;最最最激氣為,大家竟然要幫手為浪費者「埋單」! 試問如此不公義的事情,在整個追求民主及公義的社會中發生不是極為矛盾嗎? 要追究的,不是那些產生廢物的始作俑者嗎?

但是,若果今天要我在撥款上表態,我仍會投下反對一票,原因不在於堆填區焚化爐有機會做成污染,不在於擴建後政府有機會放軟手腳不做減廢,亦不在於我作為假新界區議員,為留住選票而反對撥款;我反對,全因為我覺得香港人要經歷過垃圾圍城的恐怖,先能夠體會香港人製造垃圾的速度如何驚人,亦令市民知道被視為的「所謂垃圾」,其實絕大部份為有用資源,只是大眾及商界基於一時方便而令可回收物被無端塞進垃圾袋。正所謂「唔見過鬼唔怕黑」,如果要走到這步才能令市民醒覺,我寧願等待垃圾圍城的來臨。」

(附圖為佔領金鐘時所產生的大量垃圾,佔領區差點成為「香港第四個堆填區」。若我們再以如此浪費的方式生活或抗爭,滿街垃圾的情境指日再現。

另,以上文章不代表結束一桶專頁立場,每人也可成為零票當選議員自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