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採訪手記:公民媒體不持平 記者責無旁貸

採訪手記:公民媒體不持平 記者責無旁貸

昨晚採訪立法會衝擊事件後,已經是凌晨五點半。沿電車路向東走,一路上都有工人整理即將出版的報章。隨便看了幾分報紙,沒有一份的A1是衝擊事件,因為事件發生在大部分報章的截稿時間後。

因此,除了靠電視台和電台,新媒體、公民媒體就是市民另一了解事件的平台。

在約兩星期前,我卸下獨媒特約記者身份,停止參與採訪工作。不過在昨晚,我暫且重新佩戴記者證,記錄衝擊事件的經過。

當新聞事件發生在眼前,很慣性地走到現場採訪。同時,亦基於獨媒記者證上的一句格言:「報導歸於人民。」

雖然自己一直服務於公民媒體或新媒體,然而我對近年新媒體所製作的「新聞」或「報導」不很同意。先不計內容和立場,在採訪手法上頗多地方值得商榷。

公民記者採訪時發言損公信力

昨晚十一時許,在停車場外有自稱「公民記者」人士拿起大聲公發言。內容大致是指自己一直在現在觀察多日,批評警方執法和糾察隊等。

不能否定,無論任何行業的市民,無論是公民記者或主媒傳媒記者,他們都有權發表自己對社會事務的看法。各大傳媒工會代表,出席與新聞自由有關集會也會發言。然而,當記者正在執行記者職務時發言,很難令人信服網絡媒體所做的報導時公正和持平。

無論是獨媒,還是其他新媒體,在這場運動中的表現都不很理想。在Facebook提供不完整、不全面的資訊;只求快速發佈、忘記新聞應有的全面資訊;過於聚焦衝突場面等。

簡而言之,資訊流動愈快速,報導卻愈來愈不全面。身為前線特約記者,固然是責無旁貸。

走錯了路

兩星期前,我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下這番說話:

這兩年來,努力去當好一個記者是我一直奮鬥的目標。由攝影到撰稿,拍片到剪接,改圖到排版,不懂的就去學,學不懂的就請教人;考入新聞系,學習專業技巧。

當然,我不敢說這過程是絕對的認真,我會拖稿,會走堂,上堂有時會打機。而這兩年間,也意識到自己在這門專業上,仍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這不是扮謙虛的說話,特別是在新聞倫理和道德上,我,甚至是「我們」,都需要做得更好。「我們」所指的不只是媒體記者或新聞系學生,也許更是社會上每一個人。

近來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為甚麼社會需要新聞,到底自己為何要成為記者?

到底記者的價值是甚麼?

先不打開教科書。在一段時間,我覺得記者是要維護公義的,因為社會太多壞人,當權者濫用權力,記者就是要監督這些事情,為無權者充權。

以往一直都覺得上一代所提倡「中立」的報導態度,只不過是一片虛言,又或者世上根本沒有的中立。

在雨傘運動之後,當一次又一次見到,跟自己立場相近的人,所謂「正義」的人,或者是「弱者」做錯事情。我開始質疑這種想法。

復課後,認真地聽了幾堂課,尤其是老前輩教的課。他們都是很傳統的新聞人,但愈聽,愈明白了一件事,世事沒有必然的對與錯,黑白之間仍有很大片灰色地帶。而新聞,就是反映這個世界的現實。

新聞工作者進行報道的權力,來自讀者對媒體的信任。我們是「無冕王」,寫的每一字每一句,可以瞬間捧起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我們掙錢不多,卻掌握無形的權力。

教科書上這樣寫:「記者應當根據事實而不是希望做出判斷。」而現實是,無論任何立場的媒體,都會將主觀願望置先於事實。

新聞工作的專業性備受質疑,加上網絡資訊爆炸,每個人都成為資訊的收發者,所謂新聞,已經淪為只有資料沒有深度的一段文字或圖像。

前輩們提倡傳統,不是只要求我們中立客觀,而是希望在這不信任媒體的年代裡,記者、報道可以重新成為一門專業的工作。

而其中一項,就是如何對待殘酷的現實:當正義的人做了不正義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

答案是,必然的要如實報道。現實是,你懂的。

終於明白,為何人人都懂得寫字,人人都是記者,但大學仍然要開辦新聞系。

然後,我慚愧。只是當我們對真相執着起來的時候,一切已經太遲了。

當然,對於公義的執着,是沒有改變的。既然如此,我選擇離開新聞工作崗位,以另一個身份繼續對公義的堅持和追求。

在這個年紀,時間尚有,在學懂更多後,才再次回到火線上。


新聞現場有很多不同的觀點,稍有偏差就可能成為宣傳工具

別看得自己那麼高

公民報導的意念和出發點,是希望通過市民自行撰寫有異於傳統媒體的角度和題材,補充主流媒體的不足。

可是,這不代表公民記者就不需要基本的道德和專業。我們需要對消息來源作出求證,需要給予被批評者回應的機會,需要根據事件重要性作出排序。而做文字報導的記者,更要在未必有圖片或影片佐證下,肯定地報導真相。

在新聞現場發生的事情,可能會與自己所相信的價值或政府立場相反。真正專業的記者,包括公民記者,就是要面對這些環境下仍要作出客觀報導。

我們批評部分媒體不客觀的時候,更不應讓自己成為另一立場的《大公報》。

Al Jazerra半島電視台定下十條專業守則,第一條是這樣的:「堅持以誠實,勇氣,公正,平衡,獨立,可信和多樣性的新聞價值觀,從而不重視商業或政治上的專業考慮。」而第九條是這樣:「區分新聞材料、觀點和分析,避免炒作和宣傳的圈套。」

希望有朝一日,不論左中右的網絡媒體--不僅是社會運動進行時,更要在社運以外,都能成為真正專業和全面的新聞資訊平台。

參考資料:
Code of Ethics - Al Jaze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