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瑞典只是一個壞榜樣

瑞典只是一個壞榜樣

文:結束一桶專棄@Celia Fung

近日不斷流傳一篇文章,指「瑞典循環利用太發達 導致垃圾短缺需從外國入口」,乍看標題,似乎瑞典做減廢做得非常出色,但細看內文,你會發現當地所指的「99% 循環利用」,是連49%因焚燒垃圾而產生電力的處理方式亦視為「循環利用」的一部份,實際上,瑞典只有50%是真正以再造(recycle)的方式處理廢物。

將焚化視為「循環利用」看似沒錯,垃圾發電,的確是將資源「用到盡」的其中一個方法。但大家到垃圾桶細看,究竟當中有多少是被視為「真正的」垃圾?那個被市民隨手拋掉的膠樽鋁罐廢紙,本應可被回收後轉化成有用原材料。而香港興建一個焚化爐需要192億,每年要支付4億營運費,為何納稅人需要「燒錢」去處理本應可以避免的廢物呢?如果將這筆錢投放於減廢回收上,可以拯救多少有用資源? 而且當所有垃圾燒成灰燼後便不能回頭,目前各地各國已不斷搶奪資源,為何我們還要將彌足珍貴的資源「一燒了之」?(但香港人製造的垃圾速度實在太快,市民環保意識亦有待提升,筆者亦只能無奈接受興建焚化爐。)

誠然,回收率可達50%確實是不錯的成績,觀乎台灣及韓國落實垃圾收費後,十年內回收率亦能夠達到接近60%。但筆者認為除了留意回收率,更重要的是留意他們的垃圾製造及棄置量。一個國家有再高的回收率,亦不代表他們製造最少的廢物。舉例說一間地方製造100萬個膠樽,回收率達90%,最後有10萬個最後被棄置;對比另一間地方製造50萬個膠樽,回收率85%,驟眼看回收率似乎較少,但相對地因為垃圾製造量少,被棄置的膠樽只有8.5萬個。所以回收率高不代表一切,最重要的是源頭減廢做得好做得足。

而筆者對「回收」二字亦又愛又恨,一方面,回收雖然可以減少廢物被棄置到堆填區,但另一方面,卻提供了藉口給大家「安心地」製造廢物。外國曾進行一個實驗,在廁所中擺放抹手紙回收桶,對比未有設置回收桶的廁所,兩者的紙巾用量會否有變化,結果發現有回收桶的情況下,市民竟多用了萬幾張紙巾,這個實驗給不少人一記當頭棒喝。回收看似美好,卻原來會不經意地增加了資源的耗用。

再說,瑞典入口垃圾,極大部份並不是因為回收減廢好,而是該國未有評估國內的廢物情況,而錯誤興建了多達三十二個焚化爐,結果發現不夠垃圾燒,最後要入口垃圾餵飽這個「大胃王」 。同樣情況亦發生在台北,在政府落實垃圾收費、生產者責任制下,而市民又配合政府積極減廢,結果四個焚化爐不夠垃圾燒,而要到堆填區挖掘垃圾「餵飽個爐」,這是一件多愚蠢的事。

而該國入口垃圾,亦會產生另一負面影響:當其他國家發現解決廢物問題,只需送到鄰國便可一了百了,自然在制定減廢措施上鬆懈及放慢手腳,垃圾輸出國看似解決自身國家的廢物問題,實情卻是縱容他們繼續無止境地製造大量廢物,對地球來說整個「入口垃圾」事件根本就是一大噩耗。所以,筆者並不認為瑞典在環保上做得有多好,甚至覺得他們只是一個壞榜樣。

若果瑞典入口七十萬噸垃圾,不是以焚燒處理,而是以分類回收方式提取有用資源,我想,到那天我才會甘心地向該國豎起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