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無名英雄

無名英雄

每天下午,完成了農耕工作後,馬寶寶社區農場的農夫志豪就會推著手推車,從農場走到粉嶺聯和墟收集廚餘。去茶餐廳收茶葉和蛋殼、去豆腐舖收豆渣、去涼茶舖收涼茶渣、去椰子汁店收椰子渣,加起來大概有一百公斤。正所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多勞多得!」志豪一星期工作七天,一個月下來,收集的廚餘重量達三噸。這些廚餘,因為志豪的努力,在馬寶寶社區農場內被化作堆肥,用來種植出美味而又營養豐富的有機蔬菜,避過送去堆填區埋葬的厄運。

可惜,能逃過厄運的廚餘僅屬少數。香港每天將三千多噸廚餘倒入堆填區,佔都市固體廢物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六。廚餘落入堆填區後會被厭氧分解,釋放出沼氣。沼氣是溫室氣體,其導致全球暖化的潛力要比二氧化碳高出20倍。 此外,厭氧分解過程中亦會產生臭味,還記得長實主席李嘉誠如何力撐其集團於將軍澳的樓盤日出康城嗎?堆填區傳出的臭味真的讓人感覺 「心曠神怡」 。與之相比,馬寶寶農場採用好氧堆肥法,過程中不會產生沼氣,更不會產生臭味。好氧堆肥法模仿大自然的循環系統,生生不息,絕無浪費。

可惜,用回收社區廚餘製成堆肥來種植有機蔬菜在香港絕無僅有。 香港的蔬菜自給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百分之四十下跌至現在的百分之二點三。我們每天吃的蔬果,絕大部分從內地進口,亦有部分從世界各地千里迢迢空運到港。這些蔬菜於大型工業化的農場種植,用化肥,不用堆肥。受惠於規模經濟,加上不用負擔過量使用化肥、除草劑和殺蟲水帶來的環境損害這高昂的外在成本,就算計埋運費,這些外來非有機蔬菜都比本地種植的有機蔬菜便宜得多。既然便宜,賣不完或者吃不完的,儘管扔掉 。扔到哪裡去?當然又是那三個快將滿瀉,需要大面積擴建的堆填區。噢!別忘了,還要興建一個焚化爐,和兩個象徵式的廚餘處理中心。為何稱之為象徵式?因為就算等到N年後兩個廚餘處理中心開始運作,每天亦只能處理廚餘五百噸。香港人每天製造三千多噸廚餘,意即得到適當處理的廚餘只佔總數的百分之十五。

可幸,我們還有馬寶寶農場,還有農夫志豪以愚公移山的意志與堅持每天去回收社區廚餘做堆肥用來種植大家可以放心食用的有機蔬菜。如何報答農夫們的苦心?光喊支持本地農業實屬無謂,打開荷包幫襯買菜才是實際。

原文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