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揭秘:貧富懸殊如何阻礙經濟增長

揭秘:貧富懸殊如何阻礙經濟增長

按:香港的統治階級一向相信只要經濟增長,低下層都能受惠,所以從來都不積極搞財富再分配政策。但一直作為西方市場經濟搖旗手的OECD的最新報告卻指這種「滴漏效應」不但不存在,甚至是阻礙經濟增長的元兇。報告建議改革稅制,向有錢人開刀。但特區政府不但有一個認為月入萬四以下不配有平等政治權利的特首,又有一個聲言香港將快出現結構性財赤,但只懂建議搞未來基金和緊縮開支卻否定稅制改革的財政長長長。我們不反抗,哪有希望?

著名西方經濟智庫「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OECD)於本星期二所發佈的報告中否定了滴漏經濟學的概念,原因為他們發現假如貧富差距在80年代起沒有持續拉闊的話,英國經濟將比現時強大兩成。而滴漏經濟理論正是英國前首相戴卓爾
(Margaret Thatcher)及美國前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於80年代的主要政策,當時英國保守黨和美國共和黨都相信所有群體都會受益於削弱工會和鼓勵創造財富的政策。這份除了是「經合組織」首個清楚證明有關經濟增長與不平等之間關係的報告外,它亦提出了對富人加稅及改善收入最低四成人口(即現英國工黨黨魁文立彬(Ed Miliband)所指「被擠壓的中層民眾」)生活政策的建議。

OECD的報告表示,雖然現時最富有一成人口所賺取的收入比最貧窮一成人口多達9.5倍,差距高於80年代時的7倍,但這升幅結果所造成的卻不是較快,反是較慢的經濟增長:「收入不均對經濟增長有頗大及統計上的負面影響(sizeable and statistically negative impact),而達致較平等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的政策其實對經濟增長並無不良影響……根據OECD 34個富裕成員國的數據也顯示出阻礙經濟增長的原因正是來自底層收入的不平等。」

報告亦指出,1985年後二十年所增加的貧富不均使英國在1990至2000年間失去了9%的經濟增長。假如貧富差距沒有擴闊的話,這十年間英國的經濟增長應有近50%而非現時的40%;假如英國把收入不均減至於與法國相近,經濟增長在25年間會比現時增加近0.3%,累積增加本地生產總值超過7%。除英國外,報告中亦指出貧富不均的增長估計使墨西哥和紐西蘭經濟增長少了10%,芬蘭和挪威近9%,美國、意大利和瑞典則為6至7%。OECD認為這些發現對關心經濟增長放緩和貧富懸殊的政策制訂者來說有很有意義:「一方面,這指出了仔細評估有關貧富不均問題的刺激增長政策的重要性:基於貧富不均的增加,只看重於經濟增長而假設增長的好處會自動流向不同的階層(即滴漏經濟學的概念)可能會破壞長遠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這亦顯示限制或理想地收窄長遠貧富差距的趨勢會令社會不但更平等,也更富裕。」

對於這些發現,OECD建議各國政府應考慮重整稅制,確保較富有的人付出合理的份額,例如提高入息稅上限,取消有利高收入人士的免稅項目,以及重新評估所有資產和財富的稅項。除重整稅制外,OECD亦認為「專注於底層的入息分配更為重要。政府的再分配對確保他們的收入分配不再下跌有重要的角色……不只是貧窮(即收入最低的一成人口)阻礙經濟增長……只解決貧窮問題的計劃並不足夠,政策制訂者亦需要廣泛地顧及收入最低的四成人口──包括那些在經濟復甦和未來的增長時未必能惠及得到的脆弱中下階層。」

最後,OECD的秘書長古里亞(Gurría)指出:「這些確實的證據證明了抑制高企並持續增長的貧富不均,對強勁和長遠的經濟增長有決定性作用,故如何抑制貧富懸殊應是政策辯論的中心。而及早鼓勵平等機會的國家,將會得到更多的經濟增長和變得更富裕。」

原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