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選分析(二):重點是保存革命熱情

區選分析(二):重點是保存革命熱情

上一篇分析,筆者談及11年區選之敗,敗在黃營流失了55萬票(詳情請見《區選分析:問題並非蛇齋餅糭,而是MIA》)。今次,讓我們分析,到底要多少票才能贏得區選多數。筆者以區選多數為目標,因為這是拿下立法會區議會(第一)界別的關鍵。要達成這個目標,黃營需要大約16萬票。這是上文提及,黃營流失了55萬票的三成;亦是2011至2015年間,新增首投族的總數目的八成;就算單算622港大模擬公投的79萬票跟11年實際拿下的45萬票的票差,亦是兩倍之多。蛇齋餅糭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保持士氣到選舉日,將流失了的55萬找出來,區選過半是完全可行的。

今届區議會,以維基百科的分類,一共為299名藍營議員、103名黃營議員、及10位獨立議員。這分法已經將號稱獨立,但立場明顯偏藍或偏黃的議員,各自算進藍營或黃營裏。以此為基準,黃營需要多爭104席,才能拿下多數議席,控制互選產生的立法會區議會(第一)界別的議席。

附圖是上届區選的得票差分析,是每一個選區的當選議員及最二高得票者的票差。當中76席為自動當選,不用投票,所以沒有得票差。有投票的議席中,得票差最低為2票,最高3,856票。扣除自動當選的議席,總共有108席得票差少於500票。連同自動當選的議席,差不多一半的議席的得票差是低於750票。換句話說,控制區選會,重點是如何在每區,多動員750票。

當然,每個選區的總票數是數千至一萬票,動員750票,以百分比算不是小數目。故此,我們再看得票擺動率(vote swing)。得票擺動率,是以得票差除以該區的總投票數。每届選舉之間的民情變動,能影響下一届選舉裏,個別陣營的總得票。知道每個議席的得票擺動率,則能估算陣營的議席變化。比方說,假如一個議會,所有議席的得票擺動率均為5%以下,那麼在野黨只要多拿5%的選票,就能囊括所有議席。假如另一個議會,所有議席的得票擺動率均為15%以上,則在野黨就算多拿10%的選票,議席數目亦不會更改。

區議會的得票擺動率,中位數略低於20%。假如黃營照舊例,不挑戰自動當選的議席,拿下104席的得票擺動率,約為15%;如果能拿下一半的自動當選議席,104席的得票擺動率,則略低於10%。15%的得票擺動率,乘以上届的總票數,約為16萬票。這就是黃營拿下區議會的關鍵數字。

當然,這只是以上届數據為分析,來年區選,藍營必定力守。議席、藍營策略等都會有別,單單動員16萬,不一定能成功。但是黃營的實力,有足夠的安全系數,能讓此事成功。從幾個方面,黃營的閒置票源,都幾倍於16萬票。

第一,上文提到,黃營上届區選,流失的票數為55萬票,這是16萬的三倍多。如果我們令抄熱選舉氣氛,令立法會投票的黃營都出來投票,根本黃營是不會輸的。

第二,另外,我城每年達18歲而登記成選民的人數約為五萬;區議會是每四年一次,所以每次選舉,增加的年輕選民就是20萬。這還不包括,四十歲以下,還未登記的39萬人。肯為民主走上街頭的年青人,怎會不願意出來投票?只要動員了這批首投族,基本上亦已經達到了16萬這個目標。

第三,以另一個方法去想,622港大的模擬公投,總共有79萬票。上届區議會的黃營票數為45萬,就是有34萬的朋友,有投模擬公投卻沒有投區議會選舉。模擬公投,是沒有法律效用的,但區議員,權力再小,亦是資源。所以穩固這34萬票,亦為重要。這34萬票,是16萬合格線的兩倍。

無論用以上任何一個方法算,黃營都有足夠票數去贏區選。筆者寫過了幾次的論點就是,蛇齋餅糭並不可怕:實際上他們的用途只是固票。黃營要贏,最主要的反制之法,還是自我固票。假如區選是現在,黃營應該會大勝,因為雨傘運動,喚醒了很多沉睡的朋友。但一年後的區選,能否維持運動熱情,才是勝負的關鍵。

這是筆者為什麼寫了幾篇文章論及文化創作。明年,對方一定會打壓雨傘運動,除了秋後算帳以外,亦會抹黑,務求淡化我們對整場運動的感覺。如果我們不主動鞏固對雨傘運動的文化論述,明年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損失了最大的動員武器。雨傘運動,像一個營火,如果我們自己不一直守護、一直添柴的話,對方就會蜂湧而至,將營火拆散。故此,已在前線準備參選助選的朋友,應該聚焦民生議題;像筆者這些在後方的,就應該幫忙守護運動,使它的熱情,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