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都市中的荒漠 - 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

都市中的荒漠 - 同仁街臨時小販市場

受觀塘重建影響而需要搬遷的物華街臨時小販檔,在5月16日終於正式搬到同仁街開業。這次的搬遷已經籌備多年,而舊有的檔主將有權利在2019年市場重建後,後商場一閣的永久小販市集。現同仁街的鐵籠臨時小販市場只是約五年之用。搬遷後的新市場繼承了舊有市場的傳統,以衣服、床上用品、廚具及裝飾品等等基層用品為主。

同仁街臨時市集入伙時受檔口窄,無冷氣及零宣傳等等問題困擾。令開業至今已經過去半年多,人流始終未能達到合理水平。加上一半的檔口屬長期空置,始終未算為一個合格的規劃項目。及後市建局曾經作出過大型宣傳及優惠活動,加上先天的地理優勢(位於觀塘地鐵站出口,小巴及巴士站都在旁邊),而且就近人流不少,但均未能為同仁街市場帶來一片起息,我嘗試歸納幾點:

1. 設計為死症

新同仁街臨時市集猶如大鐵籠,外觀既不吸引,又失去以往舊市場的風味,可以說「兩頭唔到岸」。場內鋪位小,檔位與檔位之間的走廊狹窄,整體沒有提供一個舒服合適的環境。當購買地點提供不到舒適合適,絕對會減弱消費者的意欲。除非有得天獨厚的特有貨品,否則為什麼我不到就近那些更舒適的連鎖店鋪或者街市購買?我雖然明白市場是作臨時之用,但市建局不能只提供一個臨時檔口,而不去想合適的環境。

2. 無視市集生存模式

回頭看看未搬落山前的物華街市場,以往物華街市場都是以售賣日常生活用品為主,但當時市場環繞四面基層民居,上有協和街物華街一帶,下有裕民坊,左有康寧道舊樓,右有和樂邨公屋。四環圍繞不少基層家庭,而且鄰近瑞和街街市,都可以作出分工,去完瑞和街買餸,後又可以在物華街市場買生活用品,令地區出現生氣活力。

市建局需思考舊有的生活模式,應該如何演變成為具有現代性的生活條件,以往的市場在以往的生活條件下,當然有獨有的操作模式誕生,但重建的時候,未來的高消費地區能否容得下原本屬於基層的市場。然而,這帶的整個觀塘的市區重規劃只以高級商業住宅方式進發,並沒有基層住宅區的立足地,而此臨時市場地帶遠離物華街,並不能做到與瑞和街街市分工的角色,可是,政府卻視此市場為一個象徵式的所謂文化保育標誌,忽視那些商戶在經濟上的可持續性,任由市集的小商戶自我式微。然而市建局整個規劃應該是為未來觀塘而制訂,而非作短期部署,而且現時計畫無視市集原有的獨特生存模式,更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即此市場既不能達到保育目的,又不能維持商戶的生計。

3. 位置遠離基層民居

現在市集雖然看似有地理優勢,位於人流暢旺的觀塘地鐵站出口,小巴及巴士總站旁邊,但其位置遠離原來客源-基層民居,而且現有的消模式完全吸引不到地鐵巴士站的人流,亦吸引不到以往的街坊客源落山消費,這樣生意怎可能會好。市建局在設計時沒想到未來的市場是要為當區居民服務嗎?其位置那麼遠離民居其實正減弱周邊的居民到市場消費的意欲。此外,將來小小的市集卻被大型的商業廣場重重包圍, 小市集面對一連串巨型連鎖店的龐大競爭,顯得無力抵抗,軟弱無力。加上,小市集更被高級住宅包圍,其貨品並不符合上流社會人士的生活品味,小市集的競爭力更進一步被削弱,屆時,市集難有發展的機會,最後難逃終結厄運。不過,此小小的臨時市集,位置遠離基層民居,失去了大量原有客源,小商戶又是否能支撐到2019年呢?真是不得而知。

最後,2019年同仁街的商戶要再搬遷到新的永久市場,現在的市場檔主至少需要經營五年才可以搬到新市場,如今小商戶面對如此惡劣的經營環境,除了將同仁街市場大規模轉型,否則很難估計有什麼方法能生存過去,但那又會推翻保留舊文化的原意。不過在現時的困局中,我們看見的卻是政府往往看似尊重民意,保留部分的地區老舊生活文化,會因為強行重建搬遷商戶時,只是為宣傳保育而保育,單單以借助懷舊的外觀,而沒有去發展其精神,漸漸變成只有外觀,從而忽視商店的實質價值,最後只會變成一個懷舊消費區了,究竟市建局只是單純地制造又一個新的文化地標,藉此吸引不知就裡的外來遊客,還是真心真意地希望保存昔日的觀塘文化面貌?


本人在12月26日聖誕節中午到訪,顧客十分少


開幕時建制派議員全體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