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跨國資本與足球——從查爾頓說起

跨國資本與足球——從查爾頓說起

足球的發展也緊貼商業資本的擴張,因此也就有了跨國足球集團的出現。所謂跨國足球集團,就是一間大集團主管多間球會的營運——多球會共主模式(multi-club ownership,以下簡稱MCO),就是指個人或者眾多個體以合伙形式同時擁有多家球會。其背後的原因紛繁複雜,不一而足,但歸根結底都會指向同一個名詞——金錢。關於MCO,除了世間聞名的薩爾斯堡紅牛(受到紅牛集團贊助)和普索家族名下的烏甸尼斯、屈福特之外,還要提及一個名字和一家球會:朗奴˙杜察列(Roland Duchâtelet)和英國老牌球隊查爾頓。

查爾頓在千禧年代一度活躍英超,後來降級英冠,而這位比利時億萬富翁於2014年1月入主這家倫敦球會,是為其名下擁有的第四家球會,其他三隊分別是標準列治(比利時)、艾高干(西班牙)和卡蔡斯耶拿(德國)。除此之外,他的兒子還全資擁有匈牙利球會烏比斯迪。與普索家族和紅牛集團的足球帝國曠日持久的建成過程不同,杜察列迅速地擴張了自己的帝國版圖,而2011年夏天收購標準列治只是他們的第一次出手。

騰籠換鳥

杜察列入主查爾頓未久便來個「騰籠換鳥」。他首先把隊中能賣出高價、續約成本較高的球員出售,例如在89場聯賽中射入29球的卡摩簡和史堤芬斯,並在入主後炒掉深得人望的領隊及球會名宿基斯˙鮑維(心水清的英超迷或會記得他曾代表過英格蘭國家隊出戰世界杯)。杜察列的清洗行動,惹來廣大查爾頓球迷的震怒;另一方面,他找來親信皮德斯任教球隊,並從他名下的標準列治轉來七名球員。這七位球員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部分未能達到英冠的水平。杜察列的「騰籠換鳥」,換來的代價就是球隊戰績,上季季中球隊經過震蕩後向積分榜尾滑落;及至14/15賽季,儘管開局驚人,他們現在已經跌落到積分榜中游,與升級附加賽區有著不少距離,難以獲得附加賽資格。

傾銷牟利

原來查爾頓的現況跟標準列治極之類似。自從杜察列接手標準列治以來,他已經出售了多名球星,譬如韋素爾(800萬英鎊),賓迪基(不到100萬英鎊),迪科爾(500萬英鎊)和曼加拉(500萬英鎊)。今年夏天,他又出售了巴舒艾伊(Michy Batshuayi)和艾錫基奧(Imoh Ezekiel),兩人在上季比甲聯賽聯手射入28球,幫助球隊最終升至榜首(但隨後在冠軍附加賽中失利)。兩名21歲的天才球員轉會費相加不過1100萬英鎊,在歐陸豪強看來當然微不足道,但在杜察列的精明算盤下可算是不錯的收穫。標準列治現在位居積分榜第八位,在18場比賽中僅僅取得了8場勝利。

長遠策略

到底杜察列購入查爾頓的企圖是甚麼?原來他真正的如意算盤是打在球會的青訓產品上。近數季查爾頓先後出產不少優質的青年球員,例如被外界認同有李奧費迪南影子的中堅祖高美斯(Joe Gomez)、蘇利(Chris Solley)、夏利諾(Callum Harriot)和祖古辛斯(Joe Cousins)。在收購查爾頓後的一次採訪中,他這樣說道:「我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一些(查爾頓)球員會轉會到標準列治,參加歐聯賽事。」似乎他並不在意犧牲其他球隊的利益、使標準列治獲益,例如用一名水準較低的球員來交換一名球星。

查爾頓的未來

杜察列的算盤,表面上是通過吸收查爾頓壯大標準列治,實則是利用標準列治較易躋身歐聯的條件,使它作為青年球員的門閥。一旦年青球員在歐戰嶄露頭角,就能以更高價錢賣出。因此,杜察列表明會加強投資球隊的青訓系統,卻不會購入現成的球員加強戰力,

足球市場轉會費的上漲,理論上對查爾頓有所裨益;但如果杜察列的大計成真,查爾頓最終只會淪為衛星球會。一方面查爾頓為標準列治供應生產原料(優質的青訓球員),另一方面經過標準列治加工以後便可賣出,翻倍圖利。不過,杜察列所賺來的分毫,會否成為查爾頓爭取升班的資本?

商業足球的跨國集團化既成風潮,查爾頓絕不會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