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重新審視香港的教育制度

重新審視香港的教育制度

筆者最近觸一名基層的小男孩、為就讀小學三年級的他作功課輔導。這個小男孩雖然已經小學三年級了,但是他連26個英文字母也背不到、懂的中文字也寥寥可數,屬於典型的學習遲緩個案。

父母都不太懂字,學業上幫不了兒子,將兒子的未來寄望於學校。然而,學校對兒子的支援也不見得有什麼幫助。由學校轉介的語言治療每兩個多月才有一次訓練…而在功課方面,這名男孩要做的題目比其他同學都要少,當老師安排課業時,這名男孩都不需做一些較為深的題目。每當筆者為他作功課輔導時,心裡都有些無助感,原因是他的態度。每一次問他題目時他都會立刻以二字回答:「唔識」或是胡亂回答,翻看他以前的作業,每次都是「滿江紅」。我明白這並不是他所想的,也不單純是他或他父母的錯,而是一個不公的社會所衍生出來的一個問題。因此,希望每一位都能籍本文去反思一下香港的教育體制。

教育真的是教育?

對政府來說,教育從來只用作人力資源分配、只是一種篩選「精英」工具和複製社會結構的工具。從幼稚園開始已經將小孩作分流,家境富有的就能入讀每月學費數萬的國際幼稚園,課餘時間就去學不同的樂器,從少就被訓練成一名所謂的精英。可悲的是,報讀這麼多的興趣班並不是孩子的意願,而只是家長一廂情願。從很多的訪問中可見,很多受訪家長都說報讀興趣班是為了子女日後能入讀一些名校,只有少數是子女真的有興趣所以讓他們去報讀。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投資」,本應提供一個場所讓學生公平去較量。可惜的是,從校內教育到校外教育都越來越變質,令教育變成一個象徵式的過渡過程,導致「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教育真的只是訓練人成為一個勞動力工具,不停地複製社會的分層結構嗎?

你的身世如何,你的未來也必如何?

很多老一輩的人都會說只要肯捱就能成功。時移世易,在現時香港的社經環境中,我們已經不是單單靠努力就能改變自已的未來。現時,你出生於哪種家庭某程度已經決定你的未來。2011年學生富學生入大學率相差近3倍(圖1),富家子弟擁有較多的資源、有工人姐姐的照顧,不用做家務,他們還可以有資源去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和補習班;另一方面,家境清貧的學生不單只沒有額外的資源去學習,還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打理家中的事務、照顧弟妹和家中的長者,他們所背負的包袱遠比富家弟子所背負的多。即使他們心懷大志,但也是有心無力。情況就如兩名跑手在100米賽道上決戰,但是 其中一些有精良的裝備和助跑器而另一名只能穿著一些殘破的裝備加上要背著一個重十公斤的沙包去完成這100米。誰勝誰負,正如四點鍾許sir所講:大家都「心中有數」。

教育為了什麼?

對筆者而言,教育不應單純為了人力資源和訓練精英。教育包含三大元素: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和態度(Attitude),知識和技能只為了滿足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而現時香港教育制度中最缺乏的正正是態度的培養。香港現時的教育制度不斷在塑造「求學只是求學位」這個迷思,不停灌輸各種知識和技能而忽略學生的品德教育培養,導致學生會為求分數而不惜一切,也出現「高分低能」和「廢青」等字眼的出現,並令顧主對於年青一代的員工沒有信心。「態度決定高度」,職場上,在老闆決定誰升職時並不是看誰有較高的音樂造詣或誰的朗誦技巧比較特別,而是員工的態度。

其實香港的教育制度與現時「人大831方案」相同,表面上是「機會平等」(Equal Opportunity),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接受教育或成為侯選人,但是背後卻十分的不平等,有些人注定成為勝利者。而教育和選舉只是一個過程去複製和擴大社會的不公,而當權者所做的就只是將不合理合理化和透過社教化去塑造一種意識形態,令失敗的人將原因都歸咎於自己的不足,但其實某程度上是社會的不平等造就個人的失敗。

最後引用希特拉的一句名言:「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裏下手。」特區政府近年來加快步伐去促進「中港融合」,其中教育方面也很明有意圖地想修編學生的思想。無論是從教者還是受教者、是家長還是子女的你們都願意看著香港的教育制度每況愈下嗎?

圖1資料來源:《蘋果日報》(2013年2月1日)—窮人升大學機會少2/3無錢無前途 學者促政府支援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