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農業魚目混珠 綠變灰色產業

農業魚目混珠 綠變灰色產業

根據2012年的競選政綱,梁振英會「從生態景觀及『綠色香港』等角度,重新審視本港農業的綜合社會價值,在宜耕農地上推廣及支援多功能農耕活動。」2014年施政報告第45段則指出:「政府將檢討現行的農業政策,以提升生產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引進現代化、環保及保育大自然資源和農業生態的農業技術……亦可促進鄉郊的多元發展。」

若然你買了一部手機,店員明明承諾可以用來拍照和上網的,怎知最終只有語音通話功能,你作為一個精明的消費者會願意接受嗎?問題是在接近40年前,香港農業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我們就像多年沒有買過手機的「IT白癡」,店員拿什麼貨色出來,反正都是前所未見的,都當作是最新最潮的型號,還怎能分清哪些是A貨或次貨?

特區政府趕在2014年底推出的《新農業政策》,不但沒有兌現上述政綱和施政報告承諾,甚至是朝着相反的政策方向發展。其實只要對農業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建議中所謂現代化、高科技農業,完全傾向資本密集的農業模式(agrobusiness)。農作物的顏色無疑仍是綠的,但卻是千篇一律的單一作物(monoculture),像是工廠般大量生產廉價食物,完全將綠色變成灰色的產業。承諾中的「生態景觀、綜合社會價值、多功能農耕活動;保育大自然資源和農業生態、鄉郊多元發展」根本無從談起。

向農業資本傾斜

早於1980年代初起,在各省地方政府有系統的招商引資之下,香港其實已踏入資本密集農業的時代,只是農業基地並非位處新界鄉郊,而是由香港人投資、從廣東至遠在寧夏的供港菜場。現時政府推出的新政策,排拒新界仍普遍存在的小農耕作模式,完全不切合本土農業的實際需要。它更像是通過政策的扶持和資助,鼓勵早已扎根內地的農業資本,令內地供港菜場重新回歸香港。就連香港農業聯合會也指出,新政策對內地農場回流很有吸引力。

以新政策最受注目的農業園為例,由政府斥巨資收購七八十公頃的農地,然後再投放大量基建開支。首先是將大量公帑貼往地主的口袋,繼而仍一味向農業資本傾斜。由此制訂自上而下的發展藍圖,便完全只是從規模效應出發,製造由資金帶動的短期增長假象,卻無視自下而上的多元社區經濟活力,更不會注意到農場和周邊土地、生態、社區和文化的關係。

其實過往政府已一度提出,以古洞南作為新界東北規劃下的復耕區,來集中處理受遷拆影響的農戶,卻完全沒有考慮到農戶千差萬別的需要,以及他們和原來所屬社區的關係,正是這種官僚思維模式的最佳典型。它不會認真地加以研究,哪種規劃模式才最能促進鄉郊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更完全漠視農業的「綜合社會價值」,以及促進「鄉郊多元發展」的作用。

或許新政策公布的翌日,《文匯報》題為〈扶助農業發展 釋出農地建屋〉的社評,最能一針見血指出新政策的精神。「當局建議興建大規模的農業園,不但可為農戶提供一個農業發展基地,更可以將零散的農地整合起來,令到農地使用更有效率。屆時農戶既可在設備齊全的農業園內發展農業,當局亦可釋出大量農地,作為未來拓地建屋之用。過去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其中一個爭拗點,就是當地農戶的『復耕』問題,現時有了農業園為農戶提供『復耕』農地,有關的障礙將不復存在,有助加快推動東北發展計劃,為香港開拓大量土地,協助市民置業安居。」

此外亦有經濟學者指出,因為農業產值只佔每年本地生產總值不足1%,在港發展農業只會「死路一條」。他固然並不明白,新政策對房地產業的巨大潛在貢獻;但他大概更沒有聽說過,曾與索羅斯共同創立量子基金的Jim Rogers,近年大力提倡投資者將資金轉向農業,甚至鼓勵大家不要再讀MBA,而是應該轉行讀農業!(註)原因是在氣候和生態危機之下,糧食短缺將是人類面對最大的經濟問題。這大概亦充分顯示了,大家同樣是從賺錢的角度出發,為何有些人卻能夠從寬廣的歷史角度出發,具有預見未來的前瞻性視野;有些人則抱殘守缺,死抱香港過往賴以成功的「中環價值」,無法與時並進迎接急速轉變的世界。

註:http://www.cnbc.com/id/101087391
原文刊於2014年1月3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