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到舊石器時代(也不種,也不收的日子之一)

回到舊石器時代(也不種,也不收的日子之一)

大概每隔五年(甚或更短),就會突然出現一股嶄新的飲食風潮,宣稱自己的主張能夠使人透過飲食方式的改變,變得更加健康更加長壽。「舊石器時代飲食」(Paleolithic diet)就是這樣的潮流,雖然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便已初露苗頭,但這幾年開始聲勢浩大,常能在各類媒體上頭看見相關討論。終於,最近我也遇見了一個奉行這套飲食法的活人。

這人的身材確實壯健,氣溫降到十度以下,仍然一件短袖T恤,底下的肌肉鼓脹欲噴,令人艷羨。據他說,自從遵行「穴居人生活法則」,他的身體就愈來愈好了,頭腦清醒,反應靈敏,簡直就像一個活在現代都市叢林之中的泰山。

所謂的「舊石器時代飲食」與「穴居人生活法則」,簡單說,就是盡量回到老祖宗還不懂得種地,仍然在叢林曠野中狩獵採集食物的日子。那時候,他們不吃米麥花生等各種今人奉為主食的穀物豆類,尤其是以它們精製加工而成的麵食米飯。那時候,他們也不吃奶製品,因為他們還不懂得畜牧。那時候,他們更不會嘗到那麼多的油、糖與鹽,因為這全是舊石器時代的技術很難弄得到的東西。戒絕了這些現代人常見的飲食,動脈硬化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自會遠離,我們再也不用怕花生敏感,也不必擔心消化不了奶和豆子裏頭的「凝集素」;而且身體吸收營養的效率倍增,食量下降。最理想的情況甚至是盡量生食,不加烹調,特別該像古人那樣吃生鮮當季的蔬果。

粗略總結,這整套說法的依據是人類進入農業時代的時間尚短,身體的演化根本還不適應各種農畜業的進展。例如米麥,人類吃肉吃了幾百萬年,但以穀物為主的日子卻只才兩萬年不到,所以我們的腸道對付不了這麼多新添的糧食。又如奶品,很多人一喝就要拉肚子,那是因為人類是唯一一種成年後還要喝奶的哺乳類,而且還喝其他動物的奶,太不自然。

由於這股潮流的支持者太過崇尚遠古人類的體魄,所以飲食之外,他們最好還得全面學習古人的生活方式,能夠走路就走路,做大量的運動,最好是攀岩以及野外定向,偶爾拋擲石塊,搬運木頭。看着我這位新相識的發達胸肌,我忍不住猜疑,這到底是他飲食內容改變的成果,還是他勤奮健身的體現?

我是個對大部分事情都沒甚麼立場的人,因為我總在懷疑。多吃肉魚菜果,少吃米麥油糖和加工食品的「舊石器時代飲食」是很有趣,但它在科學上卻不一定那麼站得住腳,因為它低估了演化和適應的能力與速度,也低估了農耕革命對人體的變化。但更加讓我懷疑的,是這套主張的基礎前提:舊石器時代的人要比今天健康。

沒錯,的確有很多學者從遠古人類的遺骸發現,當時的人沒有這麼多文明病,身高要比現代人高,甚至腦容量都要比現代人大。那時候的人還很少得上傳染病,致死原因多半是外傷和傷口感染。可這一切又豈止能以飲食和運動達致?那年頭的人還不懂得養雞養豬,所以當然不會那麼容易染上從其他物種身上傳來的病毒。那時候的人類聚落規模極小,一個部落至大也不過幾百人,因此傳染病的殺傷力有限。

換句話說,舊石器時代的人類身體是舊石器時代的結果。想要徹底得回到那種身體,除非我們能放棄一切農耕革命之後的新生事物。不只是白米與麵包,不只是汽車等交通工具,還得放棄我們的社會形式,例如城市、國家,與文明。我們真回得去嗎?

原文刊在飲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