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 但願我可以沒成長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 但願我可以沒成長

如果你還記得同一個導演Richard Linklater,用了18年時間去完成「Before三部曲」(Before Sunset, Before Sunrise, Before Midnight),那麼用12年去拍完一部《Boyhood》(港譯: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對此便不會感到意外。不過,這部「12年巨著」跟Before系列不同,是有計劃地用同一班演員去拍12年,像一部半紀錄片般,將男主角由6歲至18歲的成長過程拍下,而據說故事大綱郤是導演自己的童年事蹟改編,令這電影帶有點自傳式的意味。

12年的拍攝背後故事就成為了電影的矚目之處,戲裡(除了15歲生日外)沒有刻意地提示男孩的年齡,但觀眾就很自然就可以從樣貌和身型去知悉他正在長大,也是這電影最有趣的地方,如果不是用這種拍攝手法,這片相信跟其他一般描述少年成長的電影無異,但這拍法的風險很高的,萬一中途有演員出意外,電影分分鐘會爛尾。除了人物的細膩描述外,電影亦將過去12年在美國發生的一些大事例如換總統等也加插在內,雖然有些植入品牌尤其蘋果似乎太明顯,但亦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前瞻性,12年前又怎會估到大大部的電腦會進化成細小的iPhone,亦只有用這種逐年紀錄的方式,才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接近三小時的電影,對白頗多又長,劇情沒有峰迴路轉,只不過是紀錄男孩的重要12年裡的一些印記。成長路上,他經歷父母離異,轉校,被欺凌,暗戀,初戀,青春期的迷茫,高中畢業,上大學等,看似很平淡的情節,但就正正在描繪一個普通男孩的歷程,雖然每個人的成長路都不同,郤都會找到一點共鳴,因為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對於「成長」一詞,一般會狹義地解釋是身體上的長大,這電影郤將之廣泛地應用地成人的智慧增長上。片中的男孩成長故事固然是主線,但他身邊人包括父母和姐姐郤更值得細味,姐姐(由導演的女兒飾演)由一個活潑的小女孩,逐漸變得沉默,片中沒有詳加說明當中因由,郤拍得好像是自然不過的事。而父親(Ethan Hawke飾)和母親(Patricia Arquette飾)在片中的12年,經歷更明顯的轉變,尤其是母親的角色,要經過三次的婚姻失敗,才學懂放手,才知曉自己人生想要的是什麼,相對兒女的早熟,作為心理學家的母親,這份遲悟好像有點兒諷刺。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的路程,到達18歲,只是成長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而並非結束,怎樣去做人,是一輩子要學的事。

原文刊於此
我的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