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皮凱提與馬克思

皮凱提與馬克思

(原載於2014年05月25日明報,此版本經過修改。)

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新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發表以來,引起不少討論。有人拿他和馬克思相比,也有人引述他說馬克思一點也不科學,沒有證據而推斷「資本無限累積」的邏輯。相信當讀者打開這本書,就會發覺許多引述他觀點的訪問和文章,都不一定忠實反映他跟馬克思的著作的關係。

首先,皮凱提的法文書名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明顯呼應了馬克思晚年未完成的大著《資本論》(Das Kapital)。在書中隨處可見他參考了馬克思的作品,並非完全無視或否定他。例如,他很準確地觀察到,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中,運用了紡織工廠的帳目,指出當資本回報率是5%,一半或以上的回報都成了資本家的利潤,其餘才是工人的工資。他又稱馬克思為「勤懇的讀者」,認真研讀1820至1860年間英國議會的報告,指出工人的工傷個案、可悲的工作條件和資本家貪婪剝削的行徑。(頁229)可見馬克思的思想,並非許多人以為是玄想,而是建基在確實的證據之上。不過,皮凱提更重視全面的歷史資料和嚴格的數據計算,連馬克思忽略的十九世紀的國家財富研究,也要有所顧及,更運用今天的電腦科技,大規模地搜集十八至二十世紀的經濟數據,來論證收入和財富的歷史轉變乃「深受政治影響、混亂和難以預期的」,總是受社會變動和政治狀所左右(頁35)。以港人熟識的話來說,經濟增長不一定帶來點滴效應(trickle-down effect),基層市民不一定受惠。

不信革命信政府有責

那麼,皮凱提到底有否超越馬克思的研究?相信這是不少讀者關心的問題。先稍為了解他的學術背景,就不難明白他為何不走上馬克思的思想道路。他是經濟學科班出身,受學於享負盛名的法國高等師範學院,甫畢業便受聘於美國MIT,卻非常不滿美國經濟學界陷入數學公式的窮巷裏,自己則嚮往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傳統。早年布羅岱爾(Fernand Braudel)等歷史學家就結合了廣的社會科學和歷史學的視野,運用經濟數據來描述資本主義的歷史變動,指出人類文明中最基層的物質生活,數百年來變動緩慢,倒是社會上層的資本家憑多元化的投資,才迅速膨脹起來,甚至主導社會政治。皮凱提不相信一次性的革命,就能令資本主義變成美好的社會主義,但同時強調「沒有自然因素會阻止不平等繼續擴大」,人們必須採取必要的行動縮少經濟不平等。因此,他整項研究完全可以在學理上支持一些本地團體的倡議,例如社民連、工黨和左翼廿一等,由政府向帶頭改變經濟不平等帶來的政治和社會不平等的問題。他主張向富人徵收重稅,不是出於仇富,而是令「社會的差異只能建基於共同的益處(l’utilité commune)之上」。也就是說,政府有責任落實1789年法國大革命揭櫫的《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的第一條。

馬克思的三個資本概念

換個角度來看,馬克思又會否認同皮凱提的看法呢?讓我們回到他倆的共同主題,到底「資本」是個怎樣的概念?我們可以總結出馬克思在《資本論》的三個想法。第一,資本來自「商品的循環」(Warenzirkulation)這個基本現象,資本不是實體,而是過程(Prozess)。資本主義的特徵,就是運用勞動、土地和原材料進行生產,產品成為市場交易的商品,交易帶來的利潤令資本家可以繼續投資生產。「商品的循環」就是不斷的交易,金錢變成商品再變成金錢,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家不斷賺取勞動創造出來的價值,從中累積財富。故此,資本不是金錢這種靜止的東西,而是「無限的運動」,資本家不過是負載這個運動的一員。第二,資本不斷累積,一方面造成自然環境的開墾和剝削,十八世紀的海外殖民、圈地和買賣奴隸藉以大規模種植就是經典例子,今天自然是不斷發展鄉郊和市區重建。另一方面造成勞動力的客觀化(Vergegenstandlichung)和剝削(Ausbeutung),也就是馬克思早年所講的勞動異化(die entfremdete Arbeit),這個概念不限於工廠工人,更可以看成人們工作,賺了薪水但賣掉了自己的生活和靈魂。第三,要終止資本主義的壞處,必須從根源手,阻止資本累積駕馭生產的方式,改變我們生產、消費和工作的概念,令社會不再為了賺取利潤而生產,而是為了人的需要而生產。對馬克思來說,皮凱提的倡議,可能治標不治本。

以數據檢討馬克思理論

說到這裏,相信讀者已看到馬克思的思想嚴密而深邃,難以輕易全盤肯定或否定。但是,皮凱提卻把馬克思關心的問題,運用更廣泛的數據來檢討,實屬傑作。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變成了怎樣?他認為是「全球化的世襲資本主義」(globalized patrimonial capitalism)。1910年至1970年間,歐美曾經成功減少了經濟不平等,但是最近三四十年以來不平等迅速惡化,教育系統已無法發揮其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全球陷入大陸所謂拼爹的年代。皮凱提用堅實社會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歷史曾經前進,我們今天必須阻止它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