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國不是機會,香港才是

中國不是機會,香港才是

雨傘運動讓香港特區政府關注青年的社會流動和就業問題,典型的官方思維是香港年輕人應該更大膽積極北上中國找工作。

香港知名社會學者呂大樂最近連續為文戳破這種樂觀。他以政府統計數據指出,在大陸工作的港人的數目,早已由2004年的高峰(當時達24萬多人)逐年減少;到了2010年,人數只有17至18萬人左右。

然而,對於這個客觀數據趨勢有兩種解讀:一種是大陸的發展和就業機會還是很多──「市場大了,機會多了,是非常簡單的邏輯問題。」但問題在於,「現時這一代,就顯得更為內向,把到大陸工作和就業放在相當低的考慮」(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

另一種看法如呂大樂教授,則認為「香港的中學生、大學畢業生只要一改其內向性格,敢於踏足內地,機會便會擺在他們眼前,這是我近年聽過眾多有關「中國機會」的說法中,最有趣及令人鼓舞的一個版本。」根據調查,「自2004年至05年,在內地工作的港人的職業,超過八成是屬於經理及行政人員、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員。」且「超過九成的港人是透過香港公司外派他們到大陸工作的」。換言之,現在港人去中國找工作是大不易的。因此呂大樂教授提醒港府不能盲目地鼓勵青年北上作為青年就業的靈丹。

香港青年面對的挑戰確實嚴峻。不但難以北上找工作,大陸人在香港職場卻越來越多,不論是因為留學之後留下工作(香港大學研究所如今大部分是大陸生),或者許多企業因為和大陸客戶打交道因此聘用能講普通話、且有中國人脈網絡的人。

上述這種「中國機會」論述在台灣也很普遍,甚至是一種典型的中國想像:中國是個充滿機會的樂園。(另一種想像是中國是個嚴重的安全威脅,吳介民教授和其他人則主張有第三種中國想像。)在這種想像中,不只是個人,甚至整個台灣都必須依靠中國才能生存。

然而,過去十年,面對中國崛起的巨大身影,台灣的新世代卻慢慢開創出一條道路,不論你說是微型創業、「生活風格產業」,或者「小確幸產業」。他們不必出走(但他們的視野未必內向),不用去大企業,而是選擇留在本土耕耘,從改變生活做起:開設民宿餐廳咖啡店、開發與農業或食物有關的產業、或者成立設計工作室/創意店鋪等。於是,一個新的消費市場逐漸形成(十多年前台灣人可沒這麼愛喝咖啡),一個新的產業逐漸崛起,以致於台灣的城市美學和生活風格都逐漸被改變,從台北到台南都成為中國和香港青年熱愛的城市。

這是過去十年台灣最大的改變:去年太陽花的運動的核心矛盾就是要捍衛這種生活方式和價值不要被中國模式擠壓。

香港過去十年也開始經歷了這樣的改變,更多年輕人揚棄過去的中環價值,開始追求更多元的想像。尤其,這次雨傘運動讓人看見的不是年輕人對世界的絕望,而是希望;他們在運動中主張撐小店,在街頭實踐新文化創意,尤其,他經歷了被集體賦權(empowerment) ,因而今後將更自由而勇敢地實踐他們所相信的事。

中國當然可以提供台港企業或個人的某些機會,年輕人能有機會去中國看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也是好事(就像去日本或拉丁美洲也很好),但那不是唯一道路。更關鍵的是,在這個島嶼上,能有一個更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如對地產霸權的壓制),讓年輕人可以更大膽地去想像未來,不論是科技創新、玩搖滾樂、開理想小店,並且可以有被實現的機會。

原文刊在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