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施政報告】撥款助推中港姊妹學校 疑為國民教育鋪路

【施政報告】撥款助推中港姊妹學校   疑為國民教育鋪路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今日的施政報告中多項政教育方而,宣佈資助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最少各一次到內地交流,並會推行試辦計劃,在2015/16學年起的3年內,將香港與內地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的數目倍增至約600所,「讓姊妹校之間進一步分享經驗及提升教與學成效,並減輕負責老師的行政工作」;又會與內地各省市研究擴大和加深交流合作。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施政報告教育政策中的政治色彩濃厚,教協張銳輝質疑政府推行中港姊妹學校計畫是為國民教育鋪路。

葉建源:老師變成兼職導遊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是次施政報告的政治色彩非常濃厚,在教育方面大肆鼓勵建設姊妹學校,而內地交流團更必須在中小學各參與一次,所需金額非常大,現時在交流團方面的金額已經達至一億二千萬,而且側重於內地,忽視與外國交流,包括跟西方、台灣、新加坡等地交流的資助比重將會減少,對教育國際化帶來負面影響。他預言:「中小學老師不能專注教學工作,疲於奔命,人人都要變成兼職導遊。」

教協張銳輝:疑政府推行計畫為國民教育鋪路

教協教育研究部主任張銳輝回應獨媒查詢時表示,懷疑計劃能否減輕老師工作量,因為政府一開展計劃,本地學校在政府要求下被逼與內地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但在人手無增加下,與內地學校交流的工作就需要在職老師們分擔,工作量是有增無減。張銳輝又憂慮以上情況,會導致與內地學校的交流工作會外判,需要另外找親中愛國的團體進行,即是變相將教育資源分配給愛國教育。他認同學生離開香港的確能拓闊視野,但懷疑國內是否唯一可去交流的地方,另外民間代理交流團體的政治光譜、意識型態可能會令交流偏頗狹隘,拓闊視野效果成疑。他表示學校的資源已相當短缺,例如在降低教師比率上就更急需資源,為何不將資助投放在學校的其他地方。他懷疑政府推行計畫的政治目的是為國民教育鋪路。

黃碧雲:姊妹學校和交流團是強化的洗腦教育

前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早前表示香港在佔領行動期間,教育亂像叢生;又以「種豆論」形容香港教育局及辦學團體現時存在不少問題,使學生被「洗腦」地參與佔領行動。陳佐洱認為香港教育局局長須受中央監督,又強調必須透過教育除害草讓少年「補腦」。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強調姊妹學校和交流團正正是一次強化的洗腦教育,干預學校的自主性。她直指香港和內地學制不一,教與學方法大為不同,不明白有什麼學術交流可言;如果政府不交代教師和學生能否不參與難免會讓人猜測為國情教育培訓。

黃碧雲又指如果政府想以交流團讓學生了解國情,提高國民意識是不可能達到目標。因為學生國民意識低不是因為學術交流問題而是政制上的不公平;學生以往是有在內地交流過,對內地有了解。同時她指校長若受壓,向教師施壓再層壓至學生;最終會使學生學生反彈。她指政府應撥發一筆錢讓教師學生自由參與交流計劃而不是由上級黨委安排,這筆費用才算花得過。

學民思潮亦發表聲明回應指,學校如果需要因為資源問題而配合政府的政治工作,無疑是剝奪學校的教育自主,將香港的教育制度政治化,後果甚至會比硬推洗腦教育更甚,要求政府有關當局清晰交待學生不參與內地交流團會會有甚麼後果和政府原定向參與「姊妹學校」的學校提供多少公堂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