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茶餐廳式經營才是行業之本

茶餐廳式經營才是行業之本

圖片來源:網上截圖

「茶餐廳賣的食物,每餐幾十塊,根本不能夠跟米芝蓮三星級餐廳比較。所以茶餐廳沒有出路,有志從事餐飲業的人士,只宜投身米芝蓮餐廳。茶餐廳沒有存在的價值。」

這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卻是葉劉淑儀議員的思考模式。她對電影業的意見,是只需做好幾億成本,幾億票房的合拍片;既然香港電影巿場比較小,那麼就不要發展這個巿場了。也許她從未從商,不瞭解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必需是百花齊放。什麼行業也好,只做最大的巿場,結果只會是行業急速老化,無異殺雞取卵。

本土電影,自2012年起,漸見起色。原因就是茶餐廳式的算帳。將總成本壓至五六百萬,只要票房一千萬就能歸本;再加上星、馬、台及海外票房,以及之後的影碟銷售,都是利潤。如果能到兩千萬票房,單單上映期的利潤,已經可達一倍。再加上新型媒體、新電視台,香港的創意工業,本可重新發展,再次上路。

政府的新政策,實際上只是把餅做大。電影是集大成的行業。演員、監製、導演、編劇、拍攝、燈光、音樂、以及各種其他的顧問及指導,所需要的人材既多且廣。多開幾套戲,就提供多一點就業機會。一間米芝蓮餐廳,生意額可能跟十間茶餐廳差不多,但是提供的職位,卻是十間茶餐廳的幾分之一。所以當政治人物或意見領袖,只見米芝蓮,而不見茶餐廳,實在是極之短視。

推動巿場發展,降低拍攝門檻,乃是德政。行業承傳,往往靠低成本製作,培訓下一代的人才。成本一億的電影,找新血擔當台前幕後的主導職位,風險太大。成本三百萬的電影,卻可以起用年輕導演及攝影師。沒有低成本的電影巿場,又怎能培養出有經驗的導演?

當然,五六百萬成本的電影,碰不了某些類型題材。一線大明星,沒有原因就接受比巿價低的片酬。如何選材,如何避重就輕,令有限的預算能拍出好戲,是監製的責任,而投資者亦需自行把關。百花齊放,提供不同選擇,原是自由巿場應有之義。在港產片風行的年代,每年的製作,不乏粗製濫作;這些劣片,間中有蛻變成小眾cult片,但大部份被時間沖走,成為了每年拍片量的數據。但是沒有這些劣片,則沒有空間讓人才成型,拍出經典電影。沒有劣片,就沒有經典。

自由巿場,理應讓有能力的管理者,思考如何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甚至偶然找到方法,顛覆現有的成本限制。政府的角色,只宜限於保證巿場的流動性,而絕非鼓吹只做大製作,令行業愈縮愈小。

所謂青年政策,不是跳舞參軍就能解決;尤其是雨傘世代,追求的不是個人享受。睡在家裏,怎樣算都比睡在街上舒服。雨傘世代追求的,是實現夢想的權力。成熟社會,體制向現有勢力傾斜,本是正常之事。但是當傾斜程度太過份,令新思維出現不了,就會出現世代矛盾。打逆境波,是天經地義;打黑哨波,卻絕不公平。用公權力開放巿場,製造稍為平衡的巿場,令年青人可能上位,乃是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