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基建工程糊塗賬 先使未來錢

基建工程糊塗賬 先使未來錢

梁振英政府上任至今,不斷推出所謂有利民生的基建項目,當中不少項目出現嚴重超支情況。而立法會近日進入討論基建項目撥款申請進度緩慢的議題,建制派將矛頭直指民主派應為申請進度緩慢及超支負上責任。而事實反映,工程超支及延誤與撥款通過時間無關,建制派的指控只是混淆視聽和插贓嫁禍,只會令社會矛盾加劇,失去議會理性討論的空間。

以高鐵工程為例,工程延誤最少兩年,超支最少148億,令全港市民及納稅人震怒。就連港鐵亦有自知之明,清楚知道工程超支及延誤與撥款通過時間無關,並無對當年認真審議高鐵撥款的立法會議員作出指控。去年四月,港鐵總經理(高速鐵路)蔡豐松只以高鐵工程複雜為推搪理由,將責任指向地質複雜及黑雨影響,並指遇上三大挑戰,包括去年三月底黑雨導致元朗連接七星崗及大江埔的隧道水浸,令隧道內的鑽挖機故障,導致該段隧道工程延誤九個月;連接內地及香港的過境路段,途經濕地公園存有溶洞;西九龍總站地底挖掘工程遇上孤石阻擋,並需遷移大量公共管綫,「一環遲環環遲」。但建制派卻插贓嫁禍,將工程延誤及超支問題推到民主派議員身上。

而梁振英政府及建制派議員經常指出基建工程延誤會影響眾多市民生活以及削弱香港的全球競爭力,最終被邊緣化。但實情是基建工程只益財團及官員,與民生和競爭力並無直接關係。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經表示,建設新界東北成為新一代新市鎮,有助解決香港市民對住屋的需求和配合整體發展需要。但眾所周知,一眾大地產商在發展計劃前已收購了大量新界東北土地,實情為東北私人住宅用地,大地產商佔了六成,為發展計劃的最大持份者,待政府通過發展計劃,就可以大條道理興建與民生無關和大眾不能享用的項目。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本人更在推出發展計劃期間被踢爆囤地,涉嫌重大利益衝突。

其次,陳茂波在回答過去五年及未來十年的基建開支時稱:「自2005年起有多個大型項目相繼落成,包括啟德郵輪碼頭、深港西部通道、青沙公路第一期(長沙灣至沙田段)等,涉及總造價約達266億元;而未來20年至2034年,亦將會有七個項目陸續完工,包括西九文化區、洪水橋新發展區、港鐵沙中綫、啟德發展計劃等,預計造價逾3,200億元。」以上的所謂有利民生的基建工程,直接受惠的首先是大發展商以及工程顧問,當中涉及數千億的公帑開支,若有工程超支,以蓮塘口岸為例,又可以繼續向被功能組別把持的立法會「打劫」公帑。

除了公帑被白白花費外,市民亦不能在基建工程中受惠。過去及將來香港都會陸續有新道路及鐵路落成,但這些基建工程實為雙刃劍,有利亦有弊。以西港島綫通車為例,當區居民確實會有更便利的交通,吸引中產人士入住以及增加旅客;但當區租金亦會上升,變相逼走原有的居民、小商戶及租戶,引入大財團營商;旅客大量增加亦會影響居民原有生活。

最後,我們應該關注工程儲備基金制度,以監督公帑的運用是否得宜。工程儲備基金的主要收入來自土地交易的地價收入,其指定用途其中兩項為「作為政府公共工程計劃的用途」及「收購土地」。現時基金結餘為786億,但基金尚未支付的承擔額竟然高達3,487億,意即政府「先使未來錢」,香港市民埋單。而當中涉及不少應該認真處理的問題,既然工程儲備基金的收入來自土地交易,政府就一定要維持高地價政策,才可以確保地價收入足夠應付工程開支。政府變相要不斷加快工程項目撥款,立法會越批越多工程項目,到那時尚未支付的承擔額就遠遠超過3,487億這個數目。

市民會問,為何賣地收入會用於工程項目,而非用於改善民生?全民退保,梁振英又再次違反選舉承諾,一直講的要以500億作種子基金,而去年733億賣地收入,就用了作基建項目;十五年免費教育、增加醫院病床、安老服務、長者牙科、增加大專資助學額,這些急速需要資源的卻通通不做,梁振英政府就繼續不斷研究及以政府財政壓力為由繼續「拉布」,致香港市民於水深火熱於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