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回憶裏的格仔餅

回憶裏的格仔餅

最近,社會掀起了支持小店的熱潮。

有人支持小店,是要制衡地產霸權。也有人反對盲目支持小店,認為應該尊重自由經濟,不入流的店,就要被淘汰。對我來說,支持舊式小店,是對過去的一種懷緬。

回西灣河老家吃飯,經過太安樓。那裡,有很多美食,煎釀三寶、豬大腸、碗仔翅,各式其式。這些年,店又多開了幾間,現在連漢堡包、海南雞飯也有賣。

小時候媽媽很嚴,從不讓我吃街邊小食(係,受保護動物的典範)。第一次接觸,竟然已是小五小六的時候,在朋友慫恿下,偷偷吃了。我還記得,是一底雞蛋仔,一試難忘。自此,對雞蛋仔、格仔餅,特別喜歡。

走進太安樓,依舊熙來攘往,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泛起熟悉的感覺,挺窩心的。有一間店,每次經過都會幫襯,叫「蛋記」,專賣雞蛋仔和格仔餅。舖位細,雞蛋仔卻做得很好,外脆內軟,蛋味香濃。店從來都由三個人主理,我相信,應該是一家人-店長和他的爸爸媽媽。

人龍不會太長,卻總有幾個人在排隊。事頭婆大叫,「邊個要夾餅?」,幾個人連我在內竟同聲回應:「我!」失笑了,竟然會這麼緊張。

「很久不見了。」有點意外。上一次幫襯好像是半年前,平時也很少說話,老闆娘,真的認得我?「還好,回老家吃飯,怎麼又加價了。」以前一底雞蛋仔只要6元,現在卻要13大元。「生意難做,雞蛋貴了許多。」想來,這些年物價高企,一碟叉燒飯也要40、50元,樓價更離譜,是紐約的三倍。做香港人,真的不容易。

大概人大了,就會開始緬懷舊事,深恐熟悉的東西逐一溜走。這一年的感覺更強烈,驚覺許多一直不懂珍惜的東西、價值,以幾倍的速度消失。香港原來的面貌,越來越朦糊。不同人的生命裏有不同的小店。支持小店,不是為了抗衡地產商,而是要保守和分享大家的回憶,還有我們一起成長的香港。

熱烘烘的格仔餅到手,多醬多奶,真好吃。格仔餅,還是這間做得最好。

蛋記
太安樓地下
電話: 不詳

陳浪 本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