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下雨,打傘;自由,開花。

下雨,打傘;自由,開花。

近日,浸大學生會後選內閣「弘毅」發表對六四事件的看法,當中提及:「 六四事件值得悼念,但內閣不視「建設民主中國」為己任,認為「保住香港」更加重要,港人「不應太依戀中國人的身份」,故學生會不會出席支聯會六四晚會。 」此說引起各界極大迴響,後來改稱或會就是否出席六四晚會作全民投票。相信,大家除了關注學生會出席與否的問題,更關注的,必定是悼念六四與「保住香港」有何直接衝突?

或許,這個世代,這個時刻,人們所追求不單單再是「平反六四」,而是讓後人銘記歷史的洪流中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無可否認,六四事件與港人沒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但它真的與香港完全無關嗎?從小學開始,老師便會向我們提及六四事件的過程與結果;就讀中學時,在通識、歷史,或中史科當中,更會詳盡分析六四事件背後的因素,令下一代得知,1989年有一群追求言論自由,民主的學生,利用鮮血負上了殘忍的「代價」。

有人說,這是中國的事,與香港有何關係?說實話,有沒有一點關係,相信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要是真的完全沒關係,六四事件一早便從學生的書本中刪去了,為什麼仍要讀?為何當初政府強推國民教育時,會有那麼多人害怕其課程會選擇性避開中國敏感議題,如六四事件,並向學生洗腦,為學生培養「愛國」情操?可見,在情感上,六四事件與港人息息相關。

那在事實上呢?到底有何關係?有。香港是中國唯一一個享有高度言論自由的法治社會,有權利為所有不公義發聲。當年香港出現了一場多達一百萬人參與的遊行。那場遊行,可說是港人關注民主、自由,甚至社運的起點。這令更多香港人投入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誰說六四事件與港人沒有一點關係? 在每個社會,都必須存在這樣的一個起點,才能引起大眾關注,供後人借鑒。

正如當天 ,有些人對佔領華爾街漠不關心,直至其後香港以佔領中環作響應,當中二事的關係便大大拉近。當初應該很少人想到,佔領華爾街會成為日後香港佔領行動的借鑒與反思。歷史的存在,就是為了給後人借鏡與警惕。歷史的價值,就在於此。

我沒有如「弘毅」所說,太依戀中國人這一身份。無奈,畢竟香港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如要細緻區分,我會說自己是一個中國的香港人,而不是香港的中國人。就六四事件,我會說自己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基於一份良知,一段血染的歷史,我會將六四事件銘記在心。

假如「弘毅」決定不出席六四晚會的原因,是基於我們無能為力平反六四,或多年來已經灰心等等因素,我有點理解。事實上, 悼念晚會已舉辦多年,而今年已經為六四第二十五年,均徒勞無功。可是,灰心就不去堅持嗎?反正,我們都堅持了二十四年,就讓我們一起走下去。另外,別忘了晚會的另一意義,是悼念當年因追求民主、自由而逝去的學生,留待一個晚上,也是值得。我們有責任將歷史薪火相傳。

沒有假如,「弘毅」不出席六四晚會是因為其認為「保住香港」更重要。保住?單單不出席六四晚會便能保住香港?一年只舉辦一次六四晚會,時長數小時,相信不會對捍衛香港本土價值帶來太大衝擊。其一直指需捍衛本土價值,本土價值應理解為什麼?

每人對政治社會等議題存不同看法,是社會中必會出現的情況。「弘毅」於二月七日的諮詢大會上提出,若上任後會員認為學生會應出席六四晚會,便會召開全民投票。他們提出的全民投票,可見其有心汲取外界的意見,這點也是值得欣賞的。

對我而言,「本土價值」絕對具重要性,我們也不應將建設中國民主放於首位。很多人都清楚,現今我們所追求的,是「我要真普選」。在捍衛本土價值與悼念六四事件沒有抵觸的情況下,我仍支持出席六四晚會,因為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下雨,打傘。自由,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