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求學筆記(四):拉丁美洲市場改革獲支持之謎

求學筆記(四):拉丁美洲市場改革獲支持之謎

一九七五年,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找來了一群所謂的「芝加哥男孩」(Chicago Boys),展開其市場改革,以求振興經濟。其後的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拉丁美洲所有國家一直奉行的「進口代替工業化模式」(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I)之流弊紛紛湧現:政府以高進口稅保護本地工業,導致低效率及資源錯配,政府干涉也造就貪污機會及尋租活動(rent-seeking activities)。其後更出現超級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人民飽受煎熬。一九八二年八月,墨西哥政府宣布違約(default),無法償還外債,整個拉丁美洲陷入經濟危機,各國政府因而轉向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市場改革。

市場改革之謎:何來支持?

所謂新自由主義市場改革,一般的政策包括:財政紀律(減少赤字)、稅務改革(擴闊稅基)、私有化(privatization)、市場自由化(market liberalization)、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放寬管制(deregulation)等等。簡單而言,就是開放市場,減少國家干預,由Adam Smith所謂的無形之手市場機制去調節經濟(一切?)活動。後來此等政策及改革方向在九十年代慢慢形成所謂的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雄霸一時,直到二〇〇八年的金融海嘯。

要推行市場改革,最大的難題就是難以爭取支持。開放市場,必然對原來的既得利益者造成衝擊,例如本來獲得國家津貼的製造業必會面臨競爭。而本來的食利者(rent seeker)也會受害。而更重要的是,市場改革對一般人民的打擊最大。支持者相信,市場改革乃以短期痛楚換取長遠得益(short-term pain for long-term gain),因此措施不會得到人民支持。尤其在民主制度中,政客要顧及選舉,難以推行如此政策。所有要改革,必須由一群與民眾隔絕的技術官僚(insulated technocrats)推行。

不少左翼朋友會批評,當時的改革乃是美國主導的跨國公司、國際組織如世界貨幣基金(IMF)強加在拉丁美洲國家身上,以求自肥的帝國主義政策。此說確實有根據,但卻非現實之全部。

在拉丁美洲,市場改革不但是在某程度的民主體制中推行,而且確實也獲得不少民眾支持,並非完全由外國勢力強加在本土身上。究竟為何會如此?

分配式聯盟(distributional coalitions)之建立

的確,在國家大力干涉市場的制度中,不少人可以從中渾水摸魚、尋租獲利,然而這不代表開放了市場,尋租者就會消失。在新的制度下,就會出現新的尋租者。

拉丁美洲的政治傳統,一直都是利益團體、工會及政黨等互相競爭,以利益換取支持(clientelism),而國家政府也是此等團體爭逐的場地。政府推行市場改革,利益團體可以透過與政府共謀,爭取推行對自己有利的政策,而政府也靠此模式得到支持。例如推行私有化,會把國有企業及銀行售賣給本身擁有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公司、財團,也包括跨國企業。而放寬金融管制,則對擁有大量流動資產的大資本家有利。

此外,工會及商會也會從中得益,從而支持政府。而工會可以動員群眾,令政策得到群眾基礎。例如在阿根廷,大部分工會其實都是貝隆黨(Peronists)所壟斷控制。當貝隆黨的總統Carlos Menem上台後,公開與大財團聯手,推動私有化。Menem以增加各省的自治權,換取省總督支持改革,同時容許工會領袖購入新私有化公司的股份,令他等成為改革的得益者。在墨西哥,情況類近,例如電訊業私有化令大財團得益。此等舊式政治(old politics),為新式經濟(new economics)帶來支持。

因此,與其說是美國強加改革政策,倒不如說是本土官商工勾結,或官商工共謀,促成新自由主義市場改革。

人民但求改變

但說只有財團、工會支持改革,也是以偏概全。例如在八十年代,有近六成阿根廷人對私有化持正面看法。為何會如此呢?

政治學者O’Donnell曾經形容拉丁美洲當時的民主制度,為「委任式民主制」(delegative democracy)。所謂委任式民主,即在此制度(或狀況)中,任何人只要當選為政府領袖,就可以隨其認為正確之方向施政。人民所選的,是人,不是政綱。只要上了台,就不需要理會任何選舉承諾。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秘魯總統藤森(Alberto Fujimori)。藤森一九八九年參選時,以反對新自由主義震盪療法(shock therapy)為政綱,當選後卻迅速推行震盪政策,人稱Fujishock,而民間反對聲音卻不熱烈。阿根廷Menem參選時,其口號也展現了此政治風氣:「跟隨我,我不會令你失望!」。

除此之外,ISI失誤導致的經濟動盪,確實令人民非常困苦。其中以超級通脹(hyperinflation)所造成的禍害最直接。因此,只要有政策能減低通脹,無論是否開放市場,都能即時減輕人民痛苦,而獲得支持。例如在墨西哥,人民對革命的動亂仍然記憶猶新,所以當經濟危機出現時,大部分人支持政府穩定局勢,不願再度經歷動盪。

小結

拉丁美洲市場改革,確實短期內減輕了通脹,同時帶來了經濟增長,但其實長遠而言,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並無改進。貧富懸殊加劇,基層生活未見絲毫改善。經濟增長,人民埋單,社會比以前更不公。因此,有學者指出,與其說是以短期痛楚換長期得益,倒不如說是以短期得益換長期痛楚:短期內減低通脹,長期造成嚴重不公。而此等狀況不斷持續至九十年代後期,導致左翼政治興起。這是後話,有機會再談。

參考文獻
Armijo, Leslie E. and Faucher, Philippe. (2002). “‘We Have A Consensus’: Explaining Political Support for Market Reforms in Latin America”.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44 (2), pp.1-40.

Corrales, Javier. (2002). Presidents Without Parties: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Argentina and Venezuela in the 1990s.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Echegaray, Fabian. (1993). “Understanding Support For Free-Market Policies in Argent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5 (4), pp.360-374.

O’Donnell, Guillermo. (1994). “Deleg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5 (1), pp.55-69.

Panizza, Francisco. (2000). “Beyond ‘Delegative Democracy’: ‘Old Politics’ and ‘New Economics’ in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32, pp.737-763.
_______ . (2009). Contemporary Latin America: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Beyond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New York; Longdon: Zed Books Ltd.

Philip, George. (1998). “The Lawless Presidency: Economic Crisis and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 in Mexico, 1970-94”. Democratization, 5 (1), pp.23-41.
_______ . (2014). “Cris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in Latin America: Mexico in 1982 and 1994 and Venezuela in 1994”, pp. 11-26, in Moments of Truth: The Politics of Financial Cris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rancisco Panizza and George Philip (eds.).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Schamis, Hector E. (1999). “Distributional Coali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Latin America”. World Politics, 59, pp.23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