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上海拉拉與香港同志—談《上海拉拉》一書

上海拉拉與香港同志—談《上海拉拉》一書

文︰Louis

近年愈來愈多有關同志的書籍在香港出版,上年年中研究香港老年男同志的《男男正傳》出版後,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拉拉-中國都市女同志社群與政治》中文版亦於去年年尾出版。

過往大多對中國同志的研究都以男同志為研究對象,例如李銀河和王小波曾著有《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男同志為大多研究者集中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因為男同志當年因大眾對愛滋病的陌生而備受污名與歧視,而中國的一孩政策亦令男同志受盡傳宗接代的壓力。在大眾的眼中,似乎男同志一直都較受關注,而針對女同志的研究則少之又少,本書是少有地從女同志的世界剖釋中國同志現況的作品。

拉拉,是現代中國對女同性戀者的稱呼。作者金曄路博士於2005年以田野考察形式親自到上海,了解拉拉在當地的生活,並透過親身參與活動與訪談,了解拉拉在當地的處境。

曾在不少地方聽到中國男同志的處境,儘管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同性戀先後除罪化及除病化,據說有九成的男同志最後被迫與異性結婚,也有不少人男同志在生活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令人有錯覺認為社會上女同志的處境比男同志好,事實是如何呢?這本書告訴 我們,這個概念是錯誤的。

這本書訪問了多位拉拉,儘管她們大多是專業人士,不少人有財政獨立的條件,但她們仍受到不少來自家人、同事之間的壓力,她們與男同志相同,不能輕易出櫃,亦同樣感受到婚姻的壓力,不少人最後都要進入婚姻制度,有人與男同志進行「形式婚姻」同時滿足雙方父母對兒女結婚的渴望;也有人與異性結婚後,隱暪自己的拉拉身份,繼續與同性伴侶發展關係。

在大城市中能財政獨立和有專業背景的中產女性都面對如此壓力,相信基層以至在鄉村的拉拉處境比大城市的更為悲慘,因為她們不能自主自己的命運,更大程度上要受家人的控制,而她們也沒有獨立的能力;另一方面,她們也未能透過現代科技,如互聯網與其他拉拉聯繫,以至透過互聯網了解「同性戀」,大概她們只能繼續成為少數中的少數。

回顧香港,同性戀者所受的壓力似乎未有內地般沈重,暫時在年輕一輩仍未聽到因家庭壓力被迫「扮直」結婚的痛苦例子出現,女性相對而言亦能獨立自主,但污名和歧視仍是不斷,典型的例子是女性遲遲不結婚會被取笑為「剩女」,女同志中較男性化的一方會被指是「男人婆」,而不少同志亦反映老闆曾因她們的性別表達或性傾向而對他們作出勸喻,甚至因此被拒絕聘用或解僱;在此刻向家人出櫃仍是一件困難的事,可見香港同志面對的壓力其實也不少。

今天看新聞時看到,有同志紀錄片因同性戀非主流價值而被「下架」,不能在影片網站中播放,令人回想到同志運動在中國的發展似乎相當崎嶇,雖然12月時剛聽到一間機構因為同志提供「拗直治療」而被罰款,但同志機構仍不時受公安邀請「喝茶」,亦有同性戀研討會因臨近六四舉行而被中止,會議負責人也被拘捕,可見同性戀在中國仍是一個相當禁忌的議題,而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與中國嚴密的言論管制有關,若中共仍然是高壓政權,同志這些「非主流價值」永遠也不能在公開領域中被廣泛討論。香港也是相同,若我們沒有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同志的平權路,只會愈來愈難走。

在文末,感謝金曄路博士授權將此書推出中文譯版,現在學術界均以英文為準,使英文能力較低的有心人士無法容易地閱讀理論及有關著作,我認為市面上愈來愈多華文的性/別書籍是好事,因為只有以本土語言出版書籍,才會令更多人容易了解相關論述 ,也期望今後會有更多人研究華人世界,以至香港的各種性/別現象,使更多人關注有關議題。